第384章 如果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第384章 如果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第1/2页)两仪殿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金砖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温禾站在殿中,脸色黑得像锅底,眼神里满是起床气。
他今早还没睡醒,就被高月火急火燎地从府里请进宫,连口热粥都没喝上。
刚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行完礼,就听见对方带着几分讨好的语气开口。
“嘉颖啊,昨日你跟阎卿他们说的那火炮,朕实在是有些好奇。”
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笑容里带着几分试探。
“要不朕给你一年时间,你造个几门出来?可否能行?当然了,这可不是朕下旨逼你,纯粹是朕觉得这东西若是成了,对我大唐征战突厥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循循善诱。
“主要是最近朝中对朕要封你为开国县伯的事情,有些官员不太认可,说你年纪太小、资历不够。朕可一直帮你压着这些非议,若是你能造出火炮,到时候谁也没话说了。”
李世民话音刚落,温禾的脸彻底沉了下来。
他盯着龙椅上的帝王,语气带着几分不可置信。
“所以你想要让我在明年这个时候,造出一门火炮来?”
李世民闻言,笑着摇了摇头,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一件小事。
“不是一门,最好有个十几门,若是能多造几门,日后对付突厥的骑兵,也能多几分胜算。”
“陛下可知道制造火炮有多难?”
温禾看着他,忍不住轻笑一声,只是这笑容里满是无奈。
“我昨日才跟阎尚书他们说过,现在造火炮的时机根本不合适!这火炮笨重得很,一尊铜炮至少几百斤,需要好几匹马才能拉得动,用于野战太不方便;而且火药的配比、炮管的壁厚、弹丸的大小,都需要大量实验才能确定,稍有不慎就会炸膛,到时候不仅造不出火炮,还得白白浪费工匠和材料!”
他越说越气,起床气混着被赶鸭子上架的不满,语气也重了几分。
“有轻便的铁炮,可以大唐现在的炼铁水平,连合格的铁板都造不出来,更别说造炮管了!能造出铜炮就不错了,可造铜炮需要大量的铜矿石来实验,陛下你有那么多铜吗?”
李世民看着他怒气冲冲、满脸怨气的模样,倒是没生气。
毕竟是有求于人,该有的礼贤下士还是要做的。
他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才笑着开口。
“你还记得阴家的铜矿吗?”温禾心里猛地一跳。
当初阴家为了赔罪,将名下三座铜矿拱手送上。
李二当时为了那三座铜矿,还特意给他一个工部主事的职位。
李世民突然提这个,难不成……
“难不成是那些铜矿石送到长安了?”
温禾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可下一秒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追问。
“陛下,当初你可是说好了,这三座铜矿的产出,每年分一成五给我铸钱的!这可是你亲口答应的,不能不算数!”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了一下,眼神有些闪躲。
“没忘,你个财迷,朕还能赖你的钱不成?不过……朕就是想跟你借一些铜矿石,先用来造火炮。”
“我才一成五啊!”
温禾赫然提高了音量,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直勾勾地盯着李世民。
“三座铜矿的产出,陛下拿了八成五,还不够造火炮的?还要来借我的?”
站在一旁的高月吓得冷汗都下来了,连忙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高阳县子真是越来越放肆了,竟然敢这么跟陛下说话,还直呼陛下为“你”,这要是换了别人,早就被按上大不敬的罪名了!
“其中一部分铜矿石,已经拿去少府监铸造钱币了。”
李世民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试图辩解。
“这不还是怪你?你早不说能造这劳什子火炮,若是早说,朕也不会把铜矿石分去别处了,如今朕也不知道剩下的够不够用。”
他说完,抬头一看,正好对上温禾不满的眼神。
那眼神里明晃晃地写着“你在找借口”,让李世民顿时有些心虚,忍不住板起脸。
“你这竖子,这模样看着朕作甚?难不成朕还会骗你不成?”
“陛下,也就是说,阴家的铜矿石早就送到长安了,然后你一直瞒着我,是不?”
温禾根本不吃他那套,直接戳破了他的借口,心里把李世民骂了个遍。
这老登,竟然想瞒着我的铜矿石!
这句话一出,高月吓得腿都软了,连忙上前一步,躬着身子解释。
“高阳县子,圣人不是那个意思!圣人是觉得你年纪还小,不懂得如何处置这么多铜矿石,怕你被人骗了,所以才暂时帮你保管的,绝没有瞒着你的意思!”
温禾心里冷笑一声。
这话怎么听怎么耳熟,跟那些家长把孩子的压岁钱收起来。
说“帮你存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的理由,简直如出一辙!
还说什么帮我保管,怕不是早就想把这一成五也给吞了!
若不是今天提起火炮需要铜矿石,这老狐狸指不定要瞒到什么时候!
“那不用了,这铜矿还是直接给微臣吧,也不需要辛苦少府监铸钱了。”
温禾梗着脖子,脸上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半点不肯退让。
李世民看着他这副唯利是图的样子,气不打一出来,拍着桌案道。
“你这竖子,张口闭口就是钱!朕何曾亏了你吃、亏了你穿?你如今住的府邸,还是朕特意买下送你的,你倒好,连这点铜都不肯让!”
“那你拿回去呗!”
温禾哼了一声,索性破罐破摔。
“刚才陛下不是说,朝中有人反对我做开国县伯吗?那这爵位您也别封了,我这开国县子的爵位,还有身上的工部、兵部那些主事官职,您全拿走!我无官一身轻,正好带着小柔云游四海,省得在长安城里天天被差事绑着!”
这话还没说完,温禾就见李世民猛地抄起了桌案上的汉白玉笔洗,眼神里满是怒意。
“陛下,陛下不可啊!这可是汉白玉……的啊!”
高月吓得魂都飞了,连忙扑上前想拦,可李世民的动作太快,笔洗已经“嗖”地一声飞了出去,重重砸在温禾脚边。
“哗啦”一声脆响,汉白玉笔洗摔得粉碎,碎片溅到温禾的衣摆,却没伤着他分毫。
方才他见势不妙,早就敏捷地闪到了一旁。
高月看着满地的碎玉,心疼得脸都白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之前见陛下大半年没动过脾气,才敢把这珍藏的笔洗换上来,没想到昨日刚摆上,今日就成了碎片!
“竖子!你竟敢跟朕顶嘴!”
李世民拍着桌案,胸膛剧烈起伏,瞪圆的眼眸像是庙里的怒目金刚,语气里满是怒火。
温禾却没怕,反而梗着脖子,直冲冲地迎着他的目光,大声道。
“陛下可知‘金口玉言’?您当初答应分我一成五的铜矿,如今却想瞒着我、甚至想借走我的铜,这岂不是言而无信?您如此行事,日后如何做太子殿下的榜样?微臣今日据理力争,可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铜,而是为了陛下的圣名!”
他顿了顿,声音更响了些:“孔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日陛下为了造火炮,强行要走微臣的铜;那日后太子殿下会不会学样,为了些许利益,就不顾皇家脸面,强行掠夺臣子的东西?”
“若是群臣劝谏,太子殿下便可说‘当年父皇也是如此’,到时候,陛下的圣明何在?太子的道德何在?大唐的律法尊严,又何在?”
这番话掷地有声,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李世民的怒火。
他原本还在气头上,可听到“为了太子榜样”“为了圣名”“为了律法尊严”时,赫然怔在了原地,握着桌案的手也慢慢松开了。
高月也傻眼了,站在一旁张着嘴,心里暗道。
高阳县子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这么教训陛下,可……
他说的好像又很有道理?
李世民愣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这个满脸倔强、眼神却格外明亮的少年,忽然想起当初在秦王府初见时的情景。
那时候的温禾,虽也轻挑,却处处透着谨小慎微,哪里有如今这般敢当面教训他的勇气?
“你这竖子,倒是长进了不少。”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里的怒火渐渐散去,多了几分复杂。
“脾气也长了,比起之前见到朕时那虚伪的懦弱,倒是强了不少。”
“我这是实话实说。”
温禾撇了撇嘴,心里却松了口气。
扣帽子和道德绑架,确实好用啊。
李世民看着他这副模样,又气又笑,最终还是放软了语气。
“罢了罢了,朕不跟你争,就当朕与你借的,可好?”
温禾没立刻说话,只是眨了眨眼,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
借?
空口白牙可不行。
李世民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不出血是不行了。
“朕给你利息,总行了吧?”
“给多少?”温禾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刚才的倔强和严肃一扫而空。
“三成利。”
李世民咬了咬牙,他知道这小子精于算计,若是给少了,肯定还要讨价还价,索性大方些。
温禾立刻在心里盘算起来:一成五的铜矿,按三座铜矿的年产量算,一年至少有几十万斤铜,三成利就是近十万斤铜,换算成钱,可不是小数目!
他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连忙点头:“可以!不过事先说好了,若是一年之内我造不出火炮,您可不能赖账,该给我的铜和利息,一分都不能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