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思理破心魔,循规悟序真
第599章 思理破心魔,循规悟序真 (第2/2页)亲情、友情,正是我踏上这条道途的初心与动力所在!若道途前行至某处,竟告诉我必须舍弃这些初心才能继续,那定是这道途本身出现了偏差,走入了歧路!我当做的,是修正我的道途,反思我的力量运用方式,使其能与我的守护之心并行不悖,而非本末倒置,为了力量而舍弃守护的对象!”
她的回答,清晰而坚定,充满了对自身道路的清醒认知。那对应的金色文字轻轻一震,化作点点柔和金光,融入她的眉心。
虚空中的问题接踵而至,幻象亦层出不穷。他们时而面临力量暴增却心性堕落的诱惑,时而陷入绝对秩序与个体自由的悖论之中。二人背靠着背,灵力与神魂紧密相连,如同在惊涛骇浪中相互扶持的舟楫。他们不再被动回答,而是主动思考,相互辩论,甚至质疑问题本身的前提是否合理。
面对“力量与道义孰轻孰重”,他们共同给出了答案:“力量,是斩破荆棘、践行心中道义的利剑与根基;道义,是引导力量方向、防止其堕入毁灭深渊的罗盘与准绳。无道义之力,是为暴虐;无力量之道义,是为空谈。二者并非对立,实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行者当追求力量的提升,更当磨砺道义的坚守,使力与理合,心与道同。”
当最后一个刁钻的问题,关于“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的权衡,被他们以“追求结果之善,不可背离过程之正。邪恶的手段只会玷污最初良善的目的,甚至可能孕育出更大的恶果。唯有在正义的框架内寻求最优解,方是长久之道”解答完毕后,整个无垠虚空骤然亮起柔和而纯粹的光芒。
“理出于思”的石门无声关闭。又一道更加凝练、蕴含着“思辨”智慧的金色光流,如同醍醐灌顶,注入二人的识海深处。
楚凡清晰地感受到,体内那些因快速突破而略显滞涩、尚未完全打通的细微经脉,在这股充满智慧光芒的灵力冲刷下,变得畅通无阻,如同干涸的河床迎来了甘霖。灵力的流转速度更快,质量更显精纯,聚灵境后期的境界,已然稳固了七成以上!神魂更是经历了一场洗礼,变得愈发剔透坚韧。
很快,两个人面前又出现一道石门——“规生于序”。二人调息完毕,将状态调整至巅峰,目光交汇,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决然与期待。前两关的收获巨大,这最终一关,必然是对他们关于“规则”与“秩序”理解的终极考验。
石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极其规整、甚至到了刻板程度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踏入了一座前所未见的庞大城池。
这座城池的规划堪称完美:街道笔直如尺,纵横交错,形成标准的网格;所有的房屋,无论大小、样式,都完全一致,如同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排列得整整齐齐,分毫不差;街道上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幼,都穿着同样制式的灰色布衣,迈着完全相同的步伐,朝着固定的方向移动,连步幅大小都一模一样;两侧的商贩,叫卖声的语调、节奏、甚至音量,都毫无差别,如同设定好的钟表。
初看之下,这座城池秩序井然,纤尘不染,安静得可怕。但仔细看去,就会发现所有百姓的脸上都毫无表情,眼神空洞麻木,没有任何喜怒哀乐,仿佛一具具没有灵魂、只是按照既定程序行动的提线木偶。整个城市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这城池……秩序过于严苛,已经失去了‘生’气。”楚凡眉头紧锁,心中涌起强烈的不适。他看到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或许是因为看到一只蝴蝶飞过,下意识地奔跑追逐了一下,仅仅比规定的行走路线快了半步,偏离了不到一尺的距离。
立刻,两名身着银色铠甲、面无表情的巡逻士兵如同鬼魅般出现,一把将那孩童按住,强行将他的手脚摆回“标准”姿势,并用一种冰冷毫无波动的语调重复:“偏离秩序,予以矫正。”孩童吓得哇哇大哭,但那哭声很快就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下去,只剩下无声的抽噎。
“规生于序,此言不虚。但‘序’之目的,是为了让万物各得其所,生机勃勃。若规则变得如此僵化、冰冷,为了秩序而秩序,为了规则而规则,反而会扼杀秩序本身赖以存在的活力与创造性,这绝非‘规’与‘序’的本意。”叶昭凤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与愤怒,她快步上前,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灵力发出,将那两名士兵震开,扶起吓得瑟瑟发抖的孩童,轻轻擦去他的眼泪。“规则是为了维护秩序,而秩序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更好,而非将活生生的人,变成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半点意外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