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脚踏三只船
第384章 脚踏三只船 (第2/2页)因为河东兵变之事,加上秦昇派来的使者张亮一心想要换回屈突通的家眷,李渊对秦王李世民已经生出了几分猜忌和提防之心,自然不肯再轻易将兵马交给这个次子。
可偏偏若是下定决心要出兵河东,朝中除了秦王李世民之外,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这才是李渊犹豫不决的真正原因,又想收复河东,又怕秦王李世民挟大胜之威,再来一次兵变,到那时自己父皇当真只有退位让贤的份儿了。
正因为看透了李渊父子三人的真正想法,封德彝才越发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人。
毕竟,在如今东宫和秦王府的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他却一直以从龙派的面目示人,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不偏不倚,没有像其他同僚一样在两位殿下之间选边站队。
但私底下,他却一直跟秦王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来往密切,暗中帮过秦王府不少忙。
因此,就连秦王李世民也相信封德彝是他的人。
但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就在半个月前之前,太子中庶子王珪秘密去见了封德彝,传达了太子李建成的意思。
李建成对封德彝的要求很简单,他并不需要封德彝背弃秦王投靠他,封德彝完全可以像现在这般暗中支持秦王,只要将来在某些关键时刻站在东宫这边就好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封德彝最终接受了太子李建成递过来的橄榄枝。
因为他看得出来李渊虽然一直在利用秦王李世民制衡太子李建成,可却从未真正动过易储的念头。
而且因为之前秦昇率军杀入关中,太子李建成一接到旨意便立即马不停蹄率军回援关中,而秦王李世民不仅没有及时率军回援,反而趁机发动了兵变,阻止淮南王李神通率军回援长安。
经过此事,李渊自然觉得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更注重孝道,对秦王李世民反而多了几分不满,心里的天平已经彻底倒向了李建成这个太子。
更何况,虽说论军功太子李建成不如秦王李世民,可他却得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拥护和支持,太子之位可谓是稳如泰山。
因此,不论怎么看,太子李建成继承大统的可能性都比秦王李世民大得多。
这也是封德彝为什么接受东宫的拉拢,跟太子李建成暗度陈仓的原因。
他希望给自己将来留一条后路。
只是看如今大唐偏安一隅,只有关中、巴蜀和河西三地,父子三人却还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心中就不由一阵叹息。
这样一个朝廷,真的能长久得了吗?
此时此刻,他心中不免有些后悔。
如果自己当初不是因为贪生怕死,帮宇文化及写了那封声讨杨广罪行的檄文,恐怕自己也不必流亡到长安,掺和到李渊父子三人的明争暗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