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窦建德去意已决
第402章 窦建德去意已决 (第1/2页)“或许属下当初不该劝主公降隋。”
宋正本没有办法正面回答窦建德的问题,只能长长叹出一口气,面上满是失算的愧意。
当初他之所以劝窦建德降隋,是因为认定秦昇在河北根本待不长久。
理由很简单,虽说当时秦昇先后平定了魏刀儿和罗艺,但还需要对付高开道和高开道背后的高句丽人,以及对河北虎视眈眈的李渊,甚至还有一直对河北垂涎三尺的突厥人,这些都是秦昇需要面对的外患。
即使最终秦昇一一荡平了这些外敌,但杨广才是秦昇最不好对付的内忧。
因为以杨广多疑的性格,绝不会容许秦昇这种手握重兵的大将一直坐镇河北,以免秦昇待在河北的时间一长便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反过来威胁到朝廷。
因此,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秦昇帮朝廷平定河北各路反王之后,却被杨广卸磨杀驴,将他调往他处去对付其他反王,另派其他人来接管河北之地。
如果秦昇奉诏,乖乖带兵离开河北,那他们夏军对付秦昇的继任者显然要比对付秦昇本人要容易得多。
如果秦昇拒不奉诏,那唯有起兵反隋一条路可走。
到那时,他们夏军既可以帮秦昇攻打朝廷,也可以助朝廷围剿秦昇,条件自然是索要整个河北之地。
不论最后秦昇和朝廷谁胜谁负,他们夏军都是赢家。
可宋正本怎么都没想到,最终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偏离了他的预想。
他们夏军想利用杨广的多疑,让秦昇在河北待不下去,可秦昇却反过来利用杨广对他们夏军的忌惮,不得不让秦昇一直坐镇河北,最终在河北站稳了脚跟。
之后,秦昇又以河北为基本盘,不断往西扩张,最终夺取了河东和河套之地,成了杨广也无法撼动的存在,甚至为了延续大隋的江山社稷,不得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儿,让秦昇兵不血刃就为自己的儿子谋夺到了天下。
反观他们夏军,在河北一直被秦昇压制得死死的,除了灭掉徐圆朗和孟海公两股小势力,再无其他建树。
甚至现在因为秦昇在河北大力推行均田,导致他们治下的青壮大量流向秦昇的地盘,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虽说他们夏军可以到处设卡,阻止青壮的进一步流失,但他们主公是绝不可能同意这么做的。
毕竟当初苏烈不辞而别跑去投奔秦昇,他们主公都没有派人去追回,如今又怎么可能会阻拦这些青壮去追寻更富足的生活呢?
只是如今看着他们主公如此惆怅的模样,宋正本心中越发愧疚。
毕竟作为窦建德的谋主,如今夏军陷入如此境地,他宋正本难辞其咎。
好在窦建德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轻轻摇了摇头道:
“或许河北百姓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你,如果不是你劝我降隋,我和秦昇为了争夺河北还不知道要征战多久,到时候不知河北又有多少百姓会因为我们的相互攻伐不得不背井离乡,甚至死于非命,又怎会有如今的太平日子。”
“主公,我……”
宋正本虽说一向能言善辩,但如今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窦建德也是一阵长久的沉默后,突然直言不讳问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先生,依你之见,若是我也学王世充起兵反叛朝廷,想要夺取大隋江山,又有几成胜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