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有缘无分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有缘无分 (第1/2页)在铁钉的日子里,有好几个同事都是好兄弟。不仅在工作中探讨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还在个人情感上给予真诚的帮助。比如冷江山,他早已进入大学读研,可还在关心我。拜托他在县城里的幺姨妹毛妹子给我介绍女朋友。
在国有大型企业里,职工成百上千,美女如云。毛妹子就近跟我选择了一个大学生,让我们认识。这个女子姓彭,个子比我低一点点,她要是穿中跟的话,一定会高出我一节的,对我构成压抑之势。我一看还觉得漂亮,谈吐也不错,这大学生的气质就不容我怀疑什么,人家在车间也是骨干。她说她看中我的就是会写文章,还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不少文章,文笔不错。一起在小县城郊区爬小山包,交流起来也算是投缘。可后来得到的结果是,她父母说,太远了,在乡下不方便。一面之交,谈不上失恋,很快就翻篇了。可后来,彭姑娘的结局让我很遗憾。她与一位做生意的城里人结合,生活过得很幸福,只是没有维系多久,那男子得了白血病,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还借了一些钱,到后来,还是没有换回生命。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自己心理也有那么一点抑郁,孩子靠自己一个抚养,日子过得怎么样,就可想而知。这些都是我一位亲戚告知我的。彭与我那亲戚还是一个车间的好同事,好朋友。她说,她跟我要是没有分手的话,这人生轨迹就当是一个圆润的圈儿,多么幸福。可人生没有后悔药,也不可能有两个选择,只能非此即彼。所以在两难选择时,必须慎重。
还有一位后悔的女子就是唐姑娘。我某一天经过她的门市,她喊住了我,叫我给孩子买双名牌鞋子。我此时才知道她已成为个体户。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百货公司解体后,她失业了,自己在闹市区租门市卖童鞋,房租太贵,成本太高,每个月的纯收入就是那么一点点。丈夫也下岗了,靠以前在车间学的一点电工知识,出门去珠三角进厂打工,家里就靠她带孩子。可她那丈夫在外当不住诱惑,多次进发廊嫖娼,也多次染上了性病。她们基本上就是分居状态。唐姑娘就是活守寡,好苦脑的女人。
冷江山对我关心还是让我一辈子感激不尽的。他在名牌大学里攻读学位,有时抽节假日回到学校探亲,还来找我聊天,谈求学体会。他说在哪些名牌大学里学习,才遇见了不少高人,方知自己的差距,也激起了更强的求知欲。
再说那位尤老师,对我也确实不错。以前他还在学校与我共事时,我们一起探讨新闻写作,很快乐,但偶尔也有观点相左的时候。记得放暑假前的七月三日,我们附近的一个铁路隧道里,发生了货运列车在洞子里起火爆炸特大安全事故。当时在我们学校进驻了民兵抢险救灾突击队,地区行署专员亲自到场督导。我和老尤作为新闻写作爱好者,都觉得这是一个新闻热点。我们骑着自行车,快速直奔抢险现场。在中途,我们为争辩一个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没有想到,他弃我而返。我还是坚持前进,一会儿就达到了目的地。我在梨子园洞口外围细心观察,看见那些身穿迷彩服,臂拴红巾的抢险队员,个个奋不顾身在火焰前扔灭火沙包的动人镜头。还有一些人被毒气或者热气熏晕过去的人,抬过来,下一批人又顶上去,轮番进攻,我本想用相机拍下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可执勤的警察不准靠近照相。我只好留在记忆里。
我突然侧身过来,看见老尤是什么时候又回来了,也在观察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我主动跟他打招呼,我们不再计较刚才发生的无端争执。有人说:同行生嫉妒。我与老尤都是学中文教语文的,确实算同行,但我们求同存异,根本就没有生嫉妒之心。由于他很爱学习与专研,也有较强的写作功底。讲课很受学生欢迎。但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较劲与清高。因为看不起那些虚有文凭而没有实际本事的人,便常常得罪同事,引起好些人心里不烫染。正当李主任调离后,行政办公室差人,向校长就打算将老尤作为办公室主任人选,可在征求大家意见时,部分人提出了相反意见,还有决策层的人更是直接反对。这可把老向整得很为难,因为他以前跟他谈过这个想法。为了民主,老向把这个方案拿到办公会研究,却没有过半数,方案自然没有通过。老向找老尤谈话时,遭到老尤的破口大骂,语言不堪入耳。他说老向当校长说话不算话,当校长做不了主,还不如辞职算了。我们都同情老向,便劝解老尤。可老尤是个脾气暴躁的大嗓门,把这个办公室吵得很乱。老尤根本听不进去大家的劝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