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有猛虎,江山未定
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有猛虎,江山未定 (第1/2页)乾熙帝处理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通常就两种办法:要么是留中不发,要么是批示之后,直接下发。
大多数折子,都是批示了发下去的。
即便那些看起来没啥实际内容的请安折子,乾熙帝也常常会批一个“知道了”。
为啥呢?因为奏折说白了就是汇报工作的,要是老扣着不发,底下人心里就该犯嘀咕、瞎琢磨了。
朝廷里每天大事小事不断,可这回,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份举荐索额图当理藩院尚书的折子。
这份折子倒是批了,可是奏折上的批示,却不是皇帝的朱砂御笔,而是太子用黑笔批的!
批语就一句:江山代有人才出!
这话表面上看,没直接说用不用索额图当尚书,可实际上却已经堵死了索额图的路。
稍微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话啥意思。
太子用这句话来批这个请命的折子,摆明了就是告诉大家:天下人才多的是,你们别死盯着一个索额图不放!
听着是有点伤面子,可理儿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这批示很快就传开了,自然也传到了索额图耳朵里。
其实,一听说有人举荐自己去当理藩院尚书,负责跟罗刹国的谈判时索额图就嗅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他都不用问是谁上的折子,就知道背后是谁在捣鼓这事儿。
不过,得了这消息后,他什么也没做。眼下这光景,对他来说,一动不如一静。
他心里也想看看,乾熙帝对他,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爹,太子他……他也太不把您当回事了!”
儿子阿尔吉善气得不行,“他反对您当尚书,直接说就是,谁还能堵住他的嘴?偏偏要诌一句诗,写什么‘江山代有人才出’,他这不是存心让您难堪吗?”
阿尔吉善虽然心里对太子还有点怵,但他毕竟是索额图的儿子。
俗话说“主辱臣死”,自己老爹被人这么对待,当儿子的哪能不火冒三丈?
看着气呼呼的儿子,索额图倒是一脸平静:“太子爷批得没毛病。我这把年纪既然都退下来了,就该服老。”
看到儿子这反应,索额图心里五味杂陈。
太子为何要用诗句?那是帝王心术呀。
一个“反对”的直球砸过来,是撕破脸;但是这么一句诗就不一样了,显得储君宽仁有度,思虑周全。
这背后的权衡、这权力场上点到为止的玄机……儿子全然视而不见!
儿子跟自己的血脉亲情倒是毋庸置疑,但是,儿子对这件事的评判也足以证明:这孩子还是头脑尖尖腹中空啊。凡事只看表面,不往深里想。
在这九重宫阙之中,处处是锦绣罗网,步步是万丈深渊。
这么一个傻白纯,又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站稳脚跟儿,保全自身?
一时间,索额图的心里有些悲哀。
但是表面看来,他还是云淡风轻,甚至还朝着儿子笑了笑,接着道:“阿尔吉善啊,你去替我告诉太子一声,就说罗刹国表面看起来挺唬人,实际上问题也不少。他们有时候蹦跶得越欢,咱们越不用太当回事。”
阿尔吉善满肚子对太子的怨气,听了老爹这话,虽然不情不愿,还是老老实实地答应道:“是,儿子会去传话的。”
索额图摆摆手,示意儿子可以走了。
阿尔吉善嗫嚅了一下,迟疑着,有些话终究没说出来。
不过,就在他转身要离开时,索额图沉声叫住他:“等等,你给尹继善带个话,就说沧州那边的‘夺产案’,可以动手了!”
阿尔吉善不知道“沧州的夺产案”具体是啥,但是,能让老爹这么郑重其事交代的,肯定不是小事儿。他赶紧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刚才还在院子里除草的索额图,等儿子一走,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他慢慢放下锄头,走到廊下的小凳子边,喝了两口水,然后拿起一本经常翻看的话本。
那话本已经破旧不堪,显然翻了很多遍。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说岳全传》。
索额图随手翻了两页,目光就落在了书里夹着的一枚制作精巧的描金书签上。
书签看着像是金属的,可当索额图轻轻抽开书签的一端,里面竟露出了一张白纸条!
他轻轻展开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字:“调兵手谕”!索额图眼中寒光一闪。但很快,他就把纸条重新折好,塞回书签里。
书签立刻恢复了原样。
拿着《说岳全传》的索额图,又变回了那个垂垂老矣的模样。
只不过……再老的老虎,也终究是老虎。
老虎都是要吃人的!
尼古拉子爵一行人进京,和那份复起索额图的奏折一样,成了全城瞩目的焦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