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长年烧香,自有神佛庇佑
第三百三十七章 长年烧香,自有神佛庇佑 (第1/2页)张英一路小跑着赶过来,额头上都冒了汗珠。
外头明明寒风呼啸,刮在人身上有点刺骨,他却心急如焚,浑身发热。
他是真急了——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慌!
为啥?太常寺的一个六品郎中,居然在吏部的门口,一头撞在石狮子上自尽了!
这种事,绝对会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张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乾熙帝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一个名声:一心想做一位圣君!
他要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一旦出了这档子事,皇帝的脸面往哪儿搁?
更要命的是,文武百官也不会善罢甘休。
他打听过了,这个叫申朱墨的郎中,本来干得好好的,突然就被莫名其妙的被评为“不合格”要贬官,纯粹是为了给太子爷的两个门人让道腾位置!
这下可好了,底层的官员们非得同仇敌忾,炸锅了不可。
一个不好,就有可能会闹出联名上书这种大动荡。
毕竟京察的过程中,已经让相当一部分人,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等张英快步走进四知书屋,一眼就看到太子也在,不由得愣了一下。
在他想来,这一次过来,最好是单独向乾熙帝汇报的。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作为一名老臣,此时的情形虽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却还是很快稳住了心神。
“臣叩见陛下!”
张英恭敬的朝着乾熙帝行礼。
乾熙帝摆摆手道:“张大学士,你也一把年纪了,以后这种虚礼,就不用太坚持了。”
“梁九功,看座!”
在奏事的时候赏赐座椅,这可是一种天大的恩宠。
张英谢恩之后刚坐下,正琢磨着该如何开口,乾熙帝就已经发问了:“张大学士行色匆匆,发生了什么事吗?”
张英深吸了一口气道:“陛下,刚刚步军统领衙门和吏部来报,太常寺原郎中申朱墨因为不满京察结果,在吏部大门口撞死了。”
“这是奏疏!”
一旁的沈叶听了君臣的奏对,一脸的事不关己。
这次京察,他也就是给年栋梁等少有的几个心腹打了招呼,至于索额图给的那些名单,他压根儿就没理会。
在他看来,那些人良莠不齐,究竟谁能用,谁不能用,还需要考验。
正好凑这次京察,筛一筛。
如果连京察都过不了,那根本就不配进入他的麾下。
毕竟,他也不是收破铜烂铁的,什么人都照单全收。
乾熙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向来以圣君自居,觉得古往今来,能超越自己的帝皇不多,却没想到,这京察竟然闹出了这等丑事。
六品官员以死明志,究竟是京察真的出了问题,还是……
他一把抓过奏折,飞快地翻阅起来。
吏部邹云锦的奏折上,对于事情的经过并没有隐瞒。而步军统领衙门的奏折后面,则附带着申朱墨的遗书。
在乾熙帝看来,申朱墨的遗书,字里行间满是怨愤。
这怨气,不单单是对吏部,也有对自己在太常寺的上司和同僚,尤其是对那几个靠山硬,平日里光拿俸禄不干活的。
乾熙帝在位多年,对于宫里那点门道儿,也是心知肚明。
他当然知道六部之中,并不是你干得多,就能提拔得快。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他掌控的朝堂同样适用。
他乾熙帝提拔自己的心腹亲信也从来没有手软过。
但是,对于那些勤勤恳恳干活的人,乾熙帝虽不至于快速提拔,却也会给人家一个立足之地。
没想到这次京察,有人吃相竟然如此难看!
这让乾熙帝心里很是恼火!
他的目光扫过名单上两个熟悉的名字,心里就大致有了答案。
太子究竟有多少门人,乾熙帝虽然不能说全部掌握,却也知道了不少。
毕竟,有的人在跟随着索额图成为太子一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遮掩。
甚至还有人主动将这种事情宣扬出去,从而增加自己的声誉。
这两个人,就是跟随太子的。
莫非,太子在这件事情上打招呼了吗?
乾熙帝的目光瞬间落在了沈叶的身上。
沈叶正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回避一下,毕竟这种事情,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就在这时,乾熙帝的目光却朝着他看来,那眼神儿可足够犀利。
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莫非,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关系?
可是,自己明明没有给谁说过情啊!
就在沈叶疑惑的时候,乾熙帝已经沉声地问道:“太子,你认识李云深和章志明两个人吗?”
听到这个问题,沈叶的脑子里,瞬间出现了索额图给自己的那本效忠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