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诊断疫症
第538章,诊断疫症 (第2/2页)夜幕降临。
第一批被转运出来的,多是流民营中还能蹒跚行走的轻症者和面黄肌瘦的孩童。
他们脸上混杂着对疫情的恐惧和对城外未知命运的茫然。士兵们虽然蒙着面,眼神中也紧张万分,但仍严格按照指令,大声呼喝着维持秩序,引导人群来到医疗营。
当真实的、严峻的病例摆在眼前,不再只是纸上的讨论和远处的传闻。所有的医官和医女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将病患们一一安置在不同的帐篷之中。
营地里,草药煎煮的气味开始弥漫,与消毒的石灰味混合在一起。
最大的那顶帐篷已被布置成医事堂,帐帘高卷,通风良好。
秦砚秋立于帐中一方刚支起的简陋木桌前,上面已铺开草纸,笔墨备齐。
“诸位!”秦砚秋开口道,“病患已经到了,我等医者之责,便在‘辨症’与‘施策’。时间紧迫,需得分头并行。”
她快速分工道:“当下首要有三件事。第一,需立即对已送至营区的首批病患进行详细问诊,记录症状细微差别,尤其注意发病次序、热型、有无皮疹、呕吐物性状等,越详实越好。第二,请杜老牵头,赵大夫协助,立即查阅我们带来的所有医书典籍,尤其是关于‘伤寒’、‘温疫’、‘斑疹’的记载,对照症状,寻找线索。第三,由我亲自带队,对重症者进行切脉、察舌,探求病邪深浅、正气盈亏。”
安排已定,无人异议,众人各自散开。
秦砚秋深吸一口气,取出一方素白棉布蒙住口鼻,又用药汁净了手,这才走向临时隔离区。那里已用草席隔出了几个小间,躺着五六名病情最重的患者,呻吟声、咳嗽声不绝于耳。
她首先走向一位蜷缩在草堆上的老妪。
老妪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伸手探其额头,肌肤灼烫。
秦砚秋轻声询问,老妪意识已有些模糊,只断续说冷、头痛如劈。
秦砚秋仔细查看她的皮肤,在腋下发现了几处不甚明显的玫瑰色斑疹,按压之下暂褪色。脉象浮数而有力,舌苔薄白而干。
接着,她又检查了一位壮年男子。
此人高热更甚,甚至伴有胡言乱语,胸背部可见密集的红色疹点,有些已隐隐有融合成片的趋势。其脉象洪大而数,舌质红绛,苔黄燥。
与老妪相比,邪热显然更盛,已入营血。
一个多时辰就在这般紧张细致的查体问诊中过去。
秦砚秋额角已见细汗,回到医事堂。
杜仲等人也已聚拢过来,面前摊开着几本医书,面上俱是凝重之色。
林川不知何时也静坐在帐中一角,神情专注地听着。
“秦医官,老朽行医数十载,自问对伤寒温病略知一二。观此次疫情,高热、头痛、身痛,乃至发斑,确与古籍中伤寒、温疫、阴阳毒等症候有相似之处。尤以这斑疹为关键,颇类疫疹。”
杜仲一口气说完,眉头紧锁成了川字,“然则,细细推敲,却有诸多不合常理之处!其一,发病太急!寻常伤寒温病,总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可此疫往往一两天内便直入膏肓,凶险异常!其二,这斑疹出现之早、之普遍,远超记载,且多位医官回报,病患斑疹多先起于腋下、胸背等躯干隐蔽之处,而非四肢头面,此点甚为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