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章 他走了
第 51章 他走了 (第2/2页)“这是什么?”
“圣人说它叫君子不器;阳明公说他是“我心光明”,在我眼里是活在当下!”
赵士桢叹了口气,喃喃道:
“我懂了,原来你学的是王阳明公!”
余令点了点头:“我也喜欢孔孟颜曾四大圣人,只不过他们的好多学问现在成了徒子徒孙拉帮结派的工具,变得让人生厌。”
赵士桢无奈道:“是不是看我要死了你才敢说这些大胆之言?”
余令摇了摇头:“我一直是这么觉得!”
赵士桢不说话了,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
望着他那坦然的模样,余令知道他要走了,他已经看破了,对这世间已经没有了依恋。
“我想送送先生!”
赵士桢闻言摇摇头,看着大门淡淡道:
“别送,后事早在很早以前就安排好了,让我一个人安静的离开,别让我走的时候心里还不舒服。”
“嗯!”
大门开了,又进来一个妇人。
赵士桢抬起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院子。
这是当官后买的,那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华。
自己曾在院子对着子女夸下海口,今后要住更大的院子,更大的宅子。
如今院子里的树大了,自己也老了,成了孤身一人。
当初钻进了这方小小的天地,没想到一进来就是一辈子,成了那笼中的鸟。
今日离开,也是彻底的告别时。
妇人推着小车往外走,走到大门口时赵士桢突然转回了头。
他看了一眼余令,还是没忍住,突然开口道:
“山君!”
“先生你说!”
赵士桢笑了笑,摆摆手道:“算了,没事了,走吧!”
望着小车又开始往前,余令大声道:
“先生,我若是见到皇帝,我一定会告诉他,当初他提拔起来的那个读书人从未背叛过他,士真的可谓知己者死!”
赵士桢笑了,如此人生也就无憾了。
京城下雪了,鹅毛大雪,不到一会儿地上就铺上了一层白,在白雪之上,两条细细的印记直直的通往城外。
过了城门,赵士桢最后看了一眼这京城,带着笑意垂下了脑袋。
“哥,赵先生过了护城河后走的!”
京城的风狂野的呼啸而过。
在狂风的翻动下,赵士桢手稿上的“振国威”、“彰天讨”、“裕国用”九个大字在余令眼前滑过。
“打听到了先生的后人在哪里么!”
小肥望着令哥那通红的眼睛点了点头:
“哥,打听到了,日子过得不如意,两个儿子在拉煤!”
“你去找小捡,不着痕迹的提拔这两人,不能让别人欺负他们!”
“好!”
.......
当京城的风慢慢的有了暖意,当京城的天永远都是成了一层不变的土黄色,一个小小的坟头前站着一个人。
“先生啊,不是我不听你的,你说了不让我送,没说不让我来看,你看这柳树都要发芽了。”
在远处,快马冲入京城,一路直达宫城,小老虎扛着都要累死的信使朝着养心殿猛冲。
“万岁爷,辽东女真反了,今年正月努尔哈赤,准备在今年四月十三日祭天地,立誓今岁必征大明国!”
“东虏,暖兔、宰赛已经在屯兵,兵锋所指抚安、三岔、白家冲三堡!”
“蒙古各部听闻消息后,也跃跃欲试,欲往辽东来分一杯羹,辽东三面受敌!”
万历闻言身子一抖,用力的想了想后淡淡道:
“巡抚李维翰、总督汪可受怎么说?”
“大人说以为女真此番仅仅意在封赏!”
万历叹了口气,作为发起三大征的男人,他现在虽然老了,但嗅觉依在。
女真此举不在封赏,他们的目标就是抚安、三岔、白家冲三堡,如此一来就能窥视抚顺。
抚顺至奴巢二百里,在沈阳东止八十里,是沈阳东方的屏障!
如果三堡丢了,再失去抚顺,防线大敞四开!
万历深吸了一口气,淡淡道:“王安!”
“奴在!”
“去内阁,商议开恩科吧!”
王安知道万岁爷一定看出了什么,因为只有朝廷急需人才或为笼络某些人的时候,才可能增设恩科。
如今恩科开了,那今年科举科举的状元必然是北方学子。
此图为万历十年的大明地图
此图为长城以及六堡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