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哈哈哈,大明 > 第 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

第 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

第 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 (第1/2页)

“有些人害人的手段神不知鬼不觉……”
  
  后宫的花园里,闷闷在讲野谈。
  
  她讲的都是各种民间传说,奇闻逸事,说真也不真,说假也不假。
  
  朱由检站在皇嫂身旁,又怕又爱听。
  
  张嫣也是强装镇定,她也被闷闷口里各种奇闻逸事所吸引。
  
  什么水里的水猴子,南山里的精怪,破庙里的哭声。
  
  闷闷的故事让一旁的宫女都竖起耳朵偷听。
  
  闷闷的故事来源于很多人。
  
  沈毅爱讲宫里的那些鬼蜮伎俩,她的好哥哥余令爱讲摸金校尉,从南山里出来的赵不器爱讲山野精怪。
  
  还有一个是门房老张。
  
  老张当过土匪杀过人,他讲的故事都和破庙离不开。
  
  他口中的那个破庙里能出现各种人,道士,和尚,算命瞎子。
  
  “水猴子呢?”
  
  “水猴子啊,这个得问肖五,我可不瞎说,肖五当年游黄河,眼看都要过去了,被船夫当成死人给捞了起来!”
  
  “啊,游黄河?”
  
  “嗯,他是真的游了,长安大大小小的河他都游过,水猴子抓着他的脚想让他当替死鬼,他把水猴子按在水里大!”
  
  朱由检瞪着大眼,忍不住道:
  
  “然后呢?”
  
  “水猴子被他打跑了,乡亲们以为肖五被拉去当替死鬼了,结果他人从下游爬了起来,听说脚脖子上有清晰的手爪子印呢?”
  
  “嘶……”
  
  “你见过么?”
  
  “我那时候还小,我哥应该见过,我哥说不像爪子印!”
  
  “那是什么?”
  
  “铁链子的痕迹!”
  
  “为什么是铁链子?”
  
  闷闷压低嗓门幽幽道:“黑白无常索命呢!”
  
  “嘶......”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座的几位除了朱由检没见过肖五,剩下的可是见过肖五.
  
  闷闷这么一说……
  
  大家顿时觉得这就是真的。
  
  故事其实就是小说,闷闷幼年就是在故事里度过的。
  
  摸金校尉的事情闷闷不敢讲,因为盗墓这件事为世人不齿。
  
  真要讲出来了会有麻烦。
  
  可剩下的事情就没多大的忌讳。
  
  大唐的唐诗,大宋的宋词,元朝的曲,大明的小说,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大明的小说很多,也很有趣。
  
  酒肆的伙计为了看小说自发的学习认字不是谣传,长安的识字率或许不高,在这京城就不一样了。
  
  酒保都识字呢!
  
  虽然识字和能写会算不是一回事,但认字这件事在这京城是真的很常见。
  
  小说产业发达的根源就是底层百姓识字率的提高。
  
  大户就别说了。
  
  可大户毕竟是少数,京城的官多不假。
  
  可再多也占据不了京城十分之一的人口基数,还是以老百姓为主。
  
  有人写,就有人看,印书坊给作者润笔钱。
  
  闷闷讲的这些故事在大明并不稀奇,主要是闷闷知道的多,知道的广,半真半假掺杂着来,让人爱听。
  
  “还要,还要……”
  
  “不讲了,我准备回家了,要知故事如何,请听下回,故事是讲不完的,心里留个念想是最好的!”
  
  望着故作老气横秋的闷闷,张嫣忍不住想笑。
  
  “皇嫂,你让大娘子明日再来呗,就再讲一次,我只听一次就够了,对了,最好让肖五也来……”
  
  如今的朱由检日子好多了。
  
  张嫣进宫后就时常去看看他,张嫣知道皇帝和他的五弟关系好,爱屋及乌,她自然对朱由检多有照顾。
  
  张嫣是才女,德行甚好。
  
  如今她严格的按照长嫂如母的标准来对待朱由检。
  
  见朱由检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张嫣对着闷闷笑道:
  
  “今日蜀绣我还不是很懂!”
  
  张嫣的不懂是故意的,她的刺绣闷闷看了,很厉害。
  
  只不过她学的是苏绣,风格不一样,走线也不一样。
  
  “那我明日再来?”
  
  “好!”
  
  闷闷出宫了,出了宫,见到了等候的蜀道三,闷闷才松懈下来。
  
  她都不知道她在张皇后面前为什么会紧张。
  
  “皇后好看么?”
  
  “当然好看了,秀女选拔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她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没有人比她好看!”
  
  蜀道三看了看自己快和屁股一样的腰身痴了,她想不出这样女人还多美。
  
  “别比,你是打小练武拿刀子杀敌的人,皇后是一国之母,代表着国朝,自然是万中无一,不是一类人。”
  
  “别说了,你越说我越难受!”
  
  “这是事实!”
  
  蜀道三瘪了瘪嘴,忽然道:“没问客氏的事情么?”
  
  “问了!”
  
  “你咋说的!”
  
  “我没咋说,我自然不乐意了,客氏要是出宫了,我一定找人弄死她,我有我哥托底,她有什么?”
  
  “他有儿子!”
  
  闷闷面带嗤笑,想着疼爱自己的大哥说的话,闷闷闭上了眼。
  
  有儿子又能如何,先试试看能不能活着吧!
  
  闷闷休息了一日又进宫了,余令也要进宫了……
  
  月底的朝会开始了,作为辅国之臣的叶向高站了起来,出队列陈述今日需要商议的主要的几件大事。
  
  帝师之一的袁可立睁开眼看着余令。
  
  上一次朝会他因身体不舒服没来,他不是故意请假的,而是真的年纪大了。
  
  如今的他六十多了。
  
  余令也在偷偷的看袁可立。
  
  叶向高讲话吸引了余令的注意力,两人眼神对视因此而错过。
  
  待记住了余令的脸,袁可立闭上了眼。
  
  叶向高说话真的很啰嗦。
  
  第一件事就是奢安叛乱。
  
  他说这一次叛乱的根源就是当地土司不尊教化,部分流官胡作非为导致的。
  
  平叛需要钱,可粮饷的钱多用于辽东。
  
  第二件事就是林丹部岁赐的问题。
  
  内阁群臣商议的意思是联蒙抗金,可做好这件事的前提是岁赐。
  
  林丹使者说了,先给岁赐,再谈抗金。
  
  去年秋,监军王猷带着四千两白银出使察汉浩特,林丹汗称病不见,借此来提高价码。
  
  第三件事就是余令的军功问题。
  
  内阁众人认为余令该进翰林院,在里面积累资历,三五年之后外放为乡试主考或学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