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尚学宫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第320章:尚学宫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第2/2页)他端坐于条案之后,深邃的目光掠过眼前求知若渴的王离,又仿佛穿透了这间斗室,望向更广阔的帝国未来。
他登基数十载,励精图治,扫平六合,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桩桩件件,皆是他亲手擘画,力排众议推行。
朝廷命官的擢升罢黜,更是他一言而决。
然而,环顾身侧,真正能倚为股肱、托付重任的栋梁之材,似乎总也跳不出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所推举的范围。
他们想让他看到的,他才能看到。他所能精心培养的,似乎也只有一个继承人——长公子扶苏。
他将所有的期望、帝国的未来,都孤注一掷地寄托在扶苏身上,倾注心血,延请名师,教导帝王之道。
然而,当扶苏仁厚有余而杀伐果断不足、难以驾驭这庞大而复杂的帝国机器时,嬴政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失望,几乎将他压垮。
他只能寄望于有生之年,为扶苏扫清一切荆棘障碍,铺平道路。
直到……赵凌的出现,建立了尚学宫。
起初,嬴政是震怒的,认为这是对皇权的挑战,对帝国选官制度的颠覆。
可时至今日,尚学宫以其开放包容的学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吸引了众多寒门才俊、百家学子,其培养出的士子,逐渐在朝廷崭露头角,其“含金量”日益提升。
这无疑在世家大族把持的官吏选任渠道之外,为皇帝开辟了一条新的、更为广阔的取士之路,大大削弱了世家门阀对朝政的钳制。
一个念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嬴政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这三本他都未曾见过的兵书……
是否也可以像尚学宫广纳贤才一样,面向天下有识之士,明码标价地售卖?
让那些真正渴望知识、有军事天赋的寒门子弟,也能有机会触及这兵家至理?
这或许,是打破军事知识被少数将门世家垄断、为帝国发掘更多潜在将星的一条蹊径?
嬴政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烁,陷入了长久的沉思,指节无意识地轻叩着光滑的檀木桌面,仿佛在敲击着帝国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咸阳宫,气氛却有些微妙。
章台宫内,烛火通明,驱散了深宫的幽暗。
赵凌将扶苏宣召入宫。
扶苏身着侯爵常服,步履沉稳地踏入大殿,对着御座上的年轻帝王躬身行礼,声音清朗:“臣扶苏,拜见吾皇,吾皇万岁!”
赵凌正俯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文牍之后,朱笔疾书。
听见声音,他猛地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猎人锁定了猎物,直勾勾地射向扶苏,脸上洋溢着一种过于“热情”的笑容。
扶苏被这目光看得头皮发麻,后背的汗毛都似乎竖了起来,脚下那双云纹锦履的鞋尖,恨不能立刻在光洁如镜的玄色地砖上抠出个三室一厅来。
他太熟悉这眼神了!每次皇帝这么看他,准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