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雄心壮志!王朝向海洋进发!
第369章 雄心壮志!王朝向海洋进发! (第2/2页)说鲸鱼浑身是宝,真是半点不假。
朱高炽望着远处天工院派驻在港口的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现在受限于技术,许多价值还没法挖掘,但只要工商业能不断发展,掌握更先进的技艺,这头巨鲸乃至未来更多的鲸鱼,能带给大明的惊喜,只会越来越多。
捕鲸所能带来的巨大利润,足以驱使人们克服海洋的凶险。
对于骨子里就带着商业基因的漂亮国人来说,这份利益的诱惑更是难以抗拒——他们会在喜怒无常的海面上精准刺中幼鲸,再利用母鲸护崽的天性诱捕不肯离去的成年鲸,用最直接的方式榨取自然的馈赠。
要知道,美洲大陆的早期移民们面对的是一片贫瘠多石的土地,耕种异常艰难,海洋便成了他们获取食物与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这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而言,捕鲸绝非简单的营生,而是报酬极为丰厚的“淘金路”。
一头鲸的收益,平均到每位船员身上,就相当于陆上工人半年的工资。如此可观的收入,甚至让许多妇女不惜剪掉长发、束起胸膛,假扮成男人混上捕鲸船,只为分得一杯羹。
到了捕鲸业的黄金时期,漂亮国的捕鲸船俨然成了一座座漂浮在海上的移动工厂——捕获鲸鱼后,船员们不必等到靠岸,就能在船上支起大锅,当场将鲸脂熬炼成油,一边继续追踪下一头猎物,一边将“原材料”转化为可直接售卖的商品,效率惊人。
更妙的是鲸须的妙用。这种坚韧的材料用火烤后能随意变形,冷却后便能固定形态,如同后世的塑料一般灵活,被广泛用于制造胸衣的撑骨、雨伞的骨架、鱼竿的配件等各种生活用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这源源不断的利益,像磁石般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有人专门制造捕鲸用的鱼叉、绳索,有人负责在港口经营炼油作坊,有人常年漂泊海上专职捕鲸……围绕着捕鲸这一条产业链,硬生生催生出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撑起了一片庞大的经济版图。
这一切,都源于那头海洋巨兽身上蕴藏的无尽价值——利益的驱动,总能让人类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与行动力。
这正是朱高炽心中盘算的——大明同样需要这样的捕鲸行业,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撬动百姓奔向海洋的热情!
大明若想挣脱陆地的束缚,走上海上争霸之路,便该从这捕杀鲸鱼开始。
出海捕“鲲”,既能在与巨兽的搏杀中锤炼水师的悍勇,让将士们在惊涛骇浪中练就真本事;又能借着捕鲸的需求,倒逼造船业精进,造出更坚固、更庞大的海船;有了强兵与大船,才能真正驰骋于万里海洋,巡弋于异域他乡,将大明的声威远播四方,攻略万邦,直至让龙旗屹立在世界之巅!
朱高炽深信,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人们会像追逐阳光的草木般,争先恐后地奔赴大海:渔民会放下渔网,转而学习捕鲸的技艺;工匠会琢磨如何造出更好的捕鲸船与工具;商人会盯着鲸油、鲸肉的贸易,打通一条条海上商路……这股热潮,必将带动航海技术、造船工艺、海洋知识的飞速发展,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朝堂上有当权者固守陆地、不愿进取,大明也会被这股由利益与雄心驱动的浪潮推着,自然而然地走上那条海上争霸之路。
朱高炽望着翻涌的海浪,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这头被猎杀的巨鲸,不过是一个开始。
用不了多久,大明的海面上,将会响起更多捕鲸船的号角,那号角声里,藏着的是一个王朝向海洋进发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