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告别祖国
第十章 告别祖国 (第1/2页)1984年11月20日,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江畔汽笛长鸣,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前来欢送的领导、嘉宾、各界人士和亲朋好友们欢聚在码头上,大家握手拥抱,彼此说着鼓励和祝福的话。
面对未知但伟大的行程,每个人都在真情流露,有的因为不舍而偷偷抹起了眼泪,有的则是骄傲地在爆竹声里开怀大笑。
水面上停着两艘高耸的巨轮,不管是“向阳红10”号还是海军“J121”船都被整备一新,它们英姿勃勃,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和很多考察队队员的家属一样,李燕早早就抱着瑶儿来到了码头,登记完信息后便在海洋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了观礼区等待。
初冬的江风有些凉,吹得小宝宝的脸蛋红扑扑的,她只得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绒线围巾解下来包在女儿的身上。
时间就在家属们的翘首以盼中一分一秒过去,随着码头上的人越来越多,主角们终于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闪亮登场。
“赵阳,赵阳,在这呢!”
将近六百号的队员,李燕却能一眼就找到自己的丈夫,她努力抬起胳膊挥舞,但呼喊却被四周的喧闹完全盖住。
想要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往前挤那更是不可能,人群呼的一下就把母女俩挤到队伍最后,让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身影渐渐模糊。
“燕子,瑶儿!”
正当李燕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双有力的手臂却突然拨开了人墙,赵阳终究还是看到了妻子,他和郭坤打了个招呼便提前脱队,努力开出一条“小道”,然后将自己深爱的两个女人拉到了身边。
“你怎么黑了那么多?好像还瘦了点,考察队的伙食不好吗?”
李燕几乎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的声音,这是她近两个月来第一次和赵阳见面,在石库门小楼里受的那些委屈,每个辗转难眠无法入睡的夜晚,还有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思念都化为了哽咽后的一句玩笑话。
“批给我们的伙食费其实挺多的,但实在没空吃,本来前几天说好给你电话来着,但一忙就到了晚上,你们弄堂里的电话亭子关得早,总是凑不上时间。”
赵阳习惯性地摸了摸鼻子,他每次在李燕面前爽约都会不好意思地做这个动作。
这几个月里一直跟着考察队东奔西走,根本就没有打电话的固定时间,加上新康里的公用电话亭离着李燕家挺远,每次让传话员去喊都要等上好久,所以久而久之两人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少。
对于这种情况,李燕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但在充斥着欢声笑语的码头上看着妻子和女儿,赵阳的心里却猛地涌上一股内疚之情。
“你先去吧,今天来的都是大领导,到时候讲话了郭老师找你找不到,我和瑶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眼看着大部队已经走远,李燕也不敢再拖着,她低头抹了下眼角的泪痕,催促着自己的丈夫赶紧先去办正事。
赵阳又何尝不想留下来陪妻子说说话,但今天的场合又如此特殊,儿女情长似乎也只能暂放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