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测量海沟
第十八章 测量海沟 (第2/2页)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纷纷投身于这片神秘海域,试图将探测深度再往下推动。
就在赵阳他们出发前,日本将高能专业探测航具“拓洋号”(Takuyo)送入马里亚纳海沟,以多窄波束回波定位仪来收集数据,测得最大深度为11040.41米。
而相比于其他国家你追我赶的竞争,我国在马里亚纳海沟乃至整个远洋科研领域几乎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形容。
就和南极问题上受到的屈辱类似,在远离国土的广袤大海,中国人同样没有话语权。
造成如此局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问题。
但不管怎样,进入80年代后,从弯路上回到正轨的新中国终于开始在多个领域奋力追赶,制定了众多举措和目标。
出征南极建立考察站是其中之一,测量马里亚纳海沟也是。
赵阳适时地结束了采访并默默退到了人群的最后,他要把这喜悦的时刻留给探测班的同志们。
10040,只是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成绩,甚至显得有些寒酸。
但背后到底深藏着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多少次与家人的挥泪告别,多少次倾尽全力后依然功败垂成。
恐怕只有此时“向阳红10”号船上这些眼噙热泪、相互拥抱、手舞足蹈的可爱人儿们才会知道。
“不知道燕子最近过得怎么样?瑶儿估计已经会爬了吧,等这次回去,一定要找社里多请几天假,好好陪陪她们。”
往回走的路上,赵阳突然特别想听听李燕和瑶儿的声音,想告诉她们自己一切都好。
可惜虽然船上配备了短波通讯设备,但使用时间有限,而且只能定向联络。
对妻女,对家的思念终究只能埋在心里。
“赵阳,你跑哪去了,找你半天了,舒舒姐让我来问今天黑板报的主题选啥?”
杨明从转角冒了出来,这家伙现在一有时间就跑去给马舒舒当“助理”。
也叫年纪轻身体好,晕船加少睡也没影响工作状态,所以严奇和郭坤都没管着他。
那忙前忙后的样子根本就是个陷入单恋的单纯男孩,考察队里是个人都看出来了,唯有他自己还以为伪装得天衣无缝。
“就写南大洋考察队探测班克服万难,成功征服世界最深之马里亚纳海沟的事。”
赵阳没有食言,除了“每日通讯”的黑板报外,他还想好了要把照片和采访记录整理成稿,到时候要带到南极考察站,再带回国。
不仅仅是作为系列报道的一部分登上报纸刊物,更重要的是要给591名队员的亲人朋友们分享。
赵阳知道自己就是来干这事的,也深知自己必须干好。
因为他始终认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让英雄“有名”既是任务,也是使命。
远处的海很蓝,阳光很好,让人心生涟漪,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
赵阳掐指一算,暗叫不好。
全因他突然想起郭坤前几天交给自己的任务。
“糟了糟了,估计过两天就要到赤道了,狂欢表演的节目还一点都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