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宽叶香蒲!
第157章 宽叶香蒲! (第1/2页)它们的顶端,大多还残留着一些已经炸开,露出内部白色绒毛的,褐色棒状花序。
凛冽的寒风吹过,不时地会带走一小撮白色的、如同蒲公英般的种子,在空中飞舞。
林予安的脸上,露出了如同发现金矿般的、难以抑制的喜悦表情。
“太幸运了!简直太幸运了!”他对着镜头,难掩兴奋。
“看那里!那是一大片宽叶香蒲!”
他快步走到那片香蒲地前,为了让观众能清晰地辨认,他特意折下了一根顶端还残留着炸开的白色绒毛的枯干,举到镜头前。
“很多人会把它和芦苇搞混,因为它们都喜欢生长在水边,而且到了冬天,它们的花序都会变得毛茸茸的,准备传播种子。”
“但在野外,分辨错植物有时候是致命的。即使它们都炸开了,区别依然非常明显。”
他指向了手中那毛茸茸的,但依然保持着圆柱形态的香蒲花序。
他用手指捻起一撮细腻的白色绒毛:“香蒲的花序,即使在炸开后,它的核心依然是一个极其紧实的、天鹅绒质感的圆柱体。”
“所有的绒毛,都是从这个坚硬的‘核心’上爆出来的,像一个巨大的毛茸棉签,它的结构是向心的。”
“而芦苇花序,它的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它没有一个中心的圆柱体,而是由无数个细小的、分叉的枝梗组成的。”
“像一棵微缩版的、开满了白色花朵的圣诞树。它的结构是发散的,像一束巨大的、蓬松的扫帚。”
“这个区别,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实心的‘狼牙棒’炸毛了,另一个是‘鸡毛掸子’变白了。”
“虽然长得很像,但是两者的价值可完全不一样。”
“在北美,香蒲它被称为‘荒野超市’,因为它的全身都是宝。”
“春天的嫩芽可以当蔬菜吃,夏天的花粉可以当面粉用,秋天的根茎则是淀粉来源!”
“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它埋在冰层和冻土下的根茎!有了它,我们就有了最可靠的碳水化合物!”
然后,用他那把由老乔治亲手打造的大马士革猎刀,将木杆的一端,削制成了一个扁平而坚硬的挖掘棒。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那层薄薄的裙冰,冰面发出“嘎吱”的抗议声,但好在能稳稳地站住。
“现在是晚秋。”他一边在冰面上移动,一边对着镜头讲解。
“香蒲地上的部分虽然已经枯萎,但它却把一整年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都以淀粉的形式,储存在了地下的根茎里。”
“这时候挖出来的,不仅个头最大,营养价值也是最高的。”
他走到那片枯黄的香蒲丛中,选择了一株最粗壮的枯干,他没有直接去挖,而是先举起了他那把格兰佛斯森林斧。
但他没有用锋利的斧刃,而是反过来,用厚实的斧背,像用一把战锤一样,狠狠地砸向香蒲根部周围的冰层!
“砰!砰!砰!”
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破冰声,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形破冰口,被他硬生生地砸开,露出了下面冰冷的、尚未完全冻结的黑色淤泥。
清理完碎冰,他穿着的高筒的防水重型徒步靴,小心翼翼地走进了那片刚刚没过脚踝的泥泞滩涂。
然后,用木棒挖掘,深深地插入破冰口下的淤泥里,猛地向下一压!
一大块混合着盘根错节根系的黑色淤泥,被他完整地翻了上来。
他带着防水手套,顾不得冰冷的泥水,仔细地摸索着。
很快,他便拽出了一根比手指要粗一圈的、长满了褐色须根、外皮粗糙的纺锤形根茎。
他用大马士革猎刀刮掉一小块外皮,露出里面白色的、质地紧密的、富含淀粉的肉质。
“看这个,雪白色的完美食材!”
他将这根沉甸甸的、至少有两三斤重的根茎扔到岸上干燥的地方,然后继续着他的采挖工作。
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他又用同样的方式,采挖了十几根同样粗壮的根茎,然后便匆匆忙忙的返回岸上。
不是不想挖多一点,而是虽然有靴子,但他的双脚也冻得冰凉,只能尽快脱离冰冷湿泥地。
“这些足够我吃上几天了,只需要把它们放在火堆的余烬里,慢慢烤熟,味道就和最好的烤土豆一模一样。”
“我甚至可以把它们捣碎,洗出淀粉,做成最原始的面饼。这片香蒲,将是我未来几个月里,最稳定、最可靠的主食来源!”
林予安收获了主食后,他又在返回营地的路上,有意识地搜寻着其他的植物资源。
在一片岩石裸露的、朝阳的山坡上,他发现了一片如同红色地毯般、紧贴着地面生长的低矮植物。
上面挂满了如同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的、已经被霜打过的圆形果实。
“太棒了!岩蔓越橘!”他立刻认出了这种北极圈附近最常见的浆果。
他摘下一颗,放进嘴里。一股酸爽甘甜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上爆开,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霜冻之后,它的味道会从酸涩变得酸甜可口。它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有了它们,我就完全不用担心会得坏血病了。”
他用一个收纳袋,快速地采摘了满满一袋。
就在他采摘蔓越橘的时候,他的目光被旁边一丛看起来更不起眼的、半米高的常绿灌木吸引了。
这种灌木的叶子呈长椭圆形,边缘向后卷曲,正面是深绿色,而背面,则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极其独特的铁锈色绒毛。
林予安的脸上,露出了比发现香蒲时更惊喜、甚至可以说是震惊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