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武者特权
第45章 武者特权 (第1/2页)楚宁听着,手指缓缓摩挲着桌沿,指节微微用力,细腻的木纹在指腹下一寸寸滑过。
他眼神渐沉,瞳孔深处浮现一抹寒光。
“青州府衙?”他低声重复,嗓音低哑,像是在咀嚼这几个字中潜藏的意味。
窗外风起,掀动竹帘一角。阳光透过,斑驳光影落在他微蹙的眉心,如一缕阴影悄然盘踞。
秦鹤年目光微闪,低声解释道:“青州府的最高武力是武侯府,但行政、律法仍由府衙掌控。侯爷虽威重一方,却不能明目张胆袒护杀人者,哪怕那人是您。”
楚宁微微眯眼,语气缓慢而锋锐:“他们能压下这件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秦鹤年微微一顿,像是斟酌着措辞,片刻后才道:“不仅仅是侯爷的威严,更关键的是公子展现出的实力。”
楚宁目光一寒:“实力?”
“是。”秦鹤年点头,神色凝重,“在大乾王朝,武者特权凌驾于律法之上,已是公开的潜规则。”
楚宁语气不动声色,冷意却一寸寸漫出:“那封离呢?他是九品上等,我杀了他……照你所说,也不犯法?”
秦鹤年沉默了一瞬,点头答道:“正因为您能越品阶斩他于擂台,才更受到重视。因为越阶而胜的武者,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未来强者。律法……往往会为这种人让路。”
楚宁轻嗤一声,眸色微沉:“所以,律法的尊严,不如一把刀。”
院内一阵凉风掠过,枝影摇曳,在他眉心投下森冷阴影。
他忽然道:“那府城里呢?”
语调不重,却像寒刃划开伪饰,将积压心头的冷意一寸寸逼出。
“那些死在饥饿、病痛、权贵暴力下的百姓,他们算什么?”
秦鹤年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案牍,指节按在“永昌三年”的朱批上。那一页陈年旧案,记录着三百饥民死于城郊,结尾处盖着一枚刺目的墨印:
——“武者纠纷,不予立案。”
“公子可知,就在上月,西市一位卖炭翁因避让不及,被王家少爷当街一掌震毙?”他的指尖摩挲着那道墨印,语气干涩,“府衙判他‘冲撞贵人,自取其祸’。尸身没入义渠,喂了鱼。”
楚宁的指节微颤,骨节发白,窗棂上的霜花悄然扩散,沿着砖缝凝结出一道道蛛网般的冰痕,杀意无声蔓延。
他冷笑一声,声音微哑,带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冷意与讽刺:“原来如此……大乾王朝的律法,只为有权者书写。”
这一句话极轻,仿佛随风而去。
却如利刃入骨,直刺人心。
秦鹤年神情微僵,旋即露出一丝苦笑,低声道:“公子所言……不错。律法,从未真正平等过。”
这句话,无异于将伪饰彻底揭开,赤裸地承认了这个世界的冷酷。
他低头躬身,脸上依旧堆着恭敬的笑容,仿佛什么都未曾说过。
而楚宁却不为所动,心中却悄然泛起另一重思绪:
——武侯府,如此厚待自己,真的只是出于拉拢之意?
他静静凝视着秦鹤年,语气淡然,却透着一股不容回避的力量:“你们如此待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秦鹤年的笑意微敛,沉默片刻,方才低声叹道:“公子,侯爷早已看出,您未来绝不会止步于此。如今的青州……风雨欲来,变局将至。侯爷不过是提前布了一步棋。”
他顿了顿,目光深远:“或许,公子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楚宁眼神微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风雨欲来?”
秦鹤年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轻轻颔首:“公子心思缜密,想必已经察觉到了。”
楚宁没有再问,眼神却愈发幽深。
他收敛锋芒,语气也随之缓和:“既然如此,侯爷厚待,在下理应亲自登门致谢。”
秦鹤年微怔,随即轻轻摇头,低声道:“公子有所不知,侯爷常年镇守北境,抵御兽潮,已有十载未归。如今府中大小事务,皆由小姐主持。”
楚宁闻言,眉头轻蹙:
难怪谢明璃回府那日,武侯始终未曾露面;
难怪武侯府这些年略显势微……
谢惊鸿失踪固然是因,真正的根源,是武侯深陷边疆战局,无法脱身。
随后他缓缓问道:
“北境距青州千里之遥,山川险阻、妖潮横亘,按理说消息往返至少数日。那侯爷的指令……又如何能如此迅速传达?”
秦鹤年面色如常,微一拱手,缓缓从袖中取出一物。
那是一块形制古朴、泛着温润光泽的暗红玉石,中心镌有一道玄纹,其上灵光微动,隐隐有波动流转。
“这是魂玉。”他说,“以神魂为引,以符阵为阵,彼此之间可远距离传念。但凡魂识契合、玉阵同源,即可千里通音,万里传意。此物非寻常灵器,而是侯爷亲自赐下的将级军令,镇武司将领皆有其一。”
楚宁凝视那枚魂玉,目光微沉,片刻后缓声问道:
“此等机密宝物,贵府竟愿向我一个‘外人’示之?”
秦鹤年闻言,嘴角浮起一丝意味莫名的笑意:
“因为……侯爷有话,想亲自对公子说。”
楚宁心头微震,眼中闪过一抹讶意。
只见秦鹤年指尖轻抚魂玉,其上符文骤然亮起,一缕细微却深沉的精神波动随之传出,仿若一道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屋内徐徐响起:
“你就是楚宁?”
那声音低沉如钟,威严中不乏冷静的克制,仿佛风雪北疆之上,一柄千锤百炼的战刀。
“楚宁……你这一刀,斩得不坏。”
声音不疾不徐,却似风卷寒川,压得屋内空气顿时沉了一分。
“年纪轻轻,能越阶杀敌,此等气魄与手段……难得。”
语声顿了顿,仿佛在端详,又似在推敲,然后才道:
“天下已至变局边缘,江山将动,旧律未崩,新制未立……我镇武司,需有人能负重。”
“若有一日,你愿肩此责,自会有人,为你扫清路途。”
言至此处,声音缓缓低落,如暮鼓沉钟,余韵尚在,魂玉上的符纹却已黯淡下来,灵光熄灭,重归寂静。
楚宁立于原地,沉默许久,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手中的魂玉,仿佛那声音尚回响耳畔,久久未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