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第二轮试炼
第271章 第二轮试炼 (第1/2页)直至第五十个时辰到来的一瞬,一个年级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的老者,喷出一口鲜血,整个人直接倒了下去,甚至原本半白的头发,竟直接全部成为白色,这一幕掀起了一场嗡鸣,使得不少药童,纷纷面色苍白的起身,心有戚戚,放弃了继续。能将十万药草,百万变化,答题至现在者,绝非凡俗之辈。
林天深吸口气,眼睛已干涩,他闭上了眼休息了片刻后,再次睁开,凝望眼前变化的药草,继续答题。时间已不知不觉的不断流失,此地广场上还在答题的,慢慢的越来越少,直至过去了整个九十个时辰后,此刻还在选择答题的,只有十一人!
偌大的广场,只有十一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正进行彼此的疯狂,林天这里也开始时而皱眉,眼前画面里的药草,他需要仔细的回忆,才可以想起。尤其是一些很容易混淆的药草,极难辨认,需要从不同的细节,甚至更有一些需要亲自去品尝一下才可,如此一来,因只有画面,就需要更细致的观察,方可烙印。
其他十人,此刻都是一个个面色苍白,双眼都露出凶芒,他们坚持到了现在,绝不甘心放弃,且这场试炼,很是刁钻,为了尽快的出现淘汰者,一旦错误或者是忽略了十株药草,则立刻被自动放弃资格。此事也就杜绝了那些乱竽充数之人,使得谁是药童里的最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
就在这时,其中一人面色大变,呆呆的看着眼前的光幕刷的一下自行消失,他整个人愣在那里,许久惨笑中踉跄起身,被人扶着离开了案几。四周所有药童,此刻呼吸都急促,看向如今在广场内,剩下的十人,这十人已经注定了可以通过这一次的考验。可偏偏的,却没有人选择站起!
哪怕是已注定通过,可身为药童,拥有要成为丹师的大志,又岂能不是心高气傲之辈,既然要比,就自然要比出一个高低,比出一个第一!四周的三万药童纷纷凝望,他们也在猜测,到底谁……才是此番比试的第一人。
王凡明八老一眼不发,也没有出声结束这场试炼,而是随之凝望。时间流逝,包括孟浩在内的十人,每一个都已然具备了成为丹师的资格,此刻一个个目光如血,正盯着眼前的画面,没有人放弃。林天闭上了眼,深吸口气后,再次睁开双目,看着眼前的画面里,浮现出的一株药草,这药草极为罕见,十万药草中根本就没有,而是百万变化里由数种药草伴生后,才可出现的罕见草叶。
“越来越难了,不过这样,才更有意思。”林天神色露出执着,直至不知过去了多久,十人里陆续的有人面前的光幕黯淡消失,他们答错了十道,被取消了资格。直至整个广场上,到了最后时,只剩下了两人!一个是林天,一个是面色阴沉的中年男子,二人还在继续,那中年男子时而看向林天,目中露出疯狂与不甘心。
许久,这中年男子惨笑一声,默默的站起了身,没有去烙印答案,而是牢牢地记住这株药草,转身走向外面。此刻,在这广场上,唯有林天一人存在!万众瞩目,此地所有人的目光,都全部凝望在了林天身上!
林天不知道自己答了多少道,十万药草,百万变化,或许烙印了一半,或许更多,林天深吸口气,他的眼前只有光幕内的草药,随着不断地答题,他渐渐发现有很多药草,自己只要看一眼,明明从未见过,可随着思索,竟在脑海里浮现了答案。
林天体内木灵术自行运转,周围空气中肉眼难见的绿色光点,飘向林天钻入体内,随着木灵术的运行轨迹,在体内运行,最后聚集在林天的丹海大浮屠漩涡中心,行成一个绿色光球,这一次草木之试,堪称林天的一场大造化!似乎自己所学的十万药草,百万变化只是一个基础,自己的草木天赋,使得林天的脑海里,这些基础的学习自行的排列,组成了答案。
此刻他的双眼原本部满的血丝,却被绿色的丝线所取代,双眼之中范起一层绿色的光暮。思索的时间虽长,可却从没有错过一道,往往思索过后立刻烙印,看的四周之人呼吸急促,目瞪口呆,即便是那王凡明八老,也都相互看了看后,都看到了彼此目中的震撼。
“十万药草,百万变化,千万伴生,这是三种草木境界,达到了第一种,若还具备炼丹的资质,就有资格成为丹师……”“当今木行宫,在草木资质上,可以达到第二个境界的,无一不是紫炉,至于第三个境界,唯有丹鬼大师与另外两个丹道大师,唯这三人!”
“这方天木到底具备了何种程度的草木天资,竟如此妖孽,居然已经超越了第二个境界,如今开始摸索千万伴生这一无边领域……若此人的炼丹造诣与他的草木天资一样,那么此人……定可轰动天下!”
“一切要看此人炼丹后,能发挥几成药效,寻常丹师只能发挥三成左右,唯有主炉才可一样药草炼出五成以上药效之丹,可却难以超越七成,唯有紫炉,方可炼制七成药效,整个木行宫,除了丹鬼大师外,唯有那另外的二人,才可炼制九成之丹!至于丹鬼大师,是唯一的一个,可炼十成丹,药力不外散浪费丝毫!”
在这八老传音议论之时,都心绪激荡。四周的药童目瞪口呆,脑海轰鸣,一个个怔怔的看着林天,即便是那十个最终退出者,也都在看向林天时,也有一些露出了敬佩与尊重,但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则是带着嫉妒之意,目光不善。
时间还在流逝,林天眼前浮现的那些药草,让他神色慢慢露出了兴奋之意,脑海的信息越来也多。与此同时,在紫运宗内,丹东一脉深处的一座孤山上,有一个穿着白色道袍,整个人如散发阵阵丹香的老者,盘膝坐在一处青石上,前方漂浮着一尊丹炉,而他的目光,则是凝望此丹炉。
这老者看起来其貌不扬,唯独双目一片清澈,如深泉一般,似望不穿,那身白色的道袍,看似寻常,可在袖口的位置,却绣着一顶丹炉。老者沧桑,仿佛不知存在了多少的年月,此刻微笑望着丹炉,他修为不显,可身在此山,却是让这天空的云层消散,让这八方的风静止,让这方世界的动态,成为了永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