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隐真示假 低调出国
第251章 隐真示假 低调出国 (第1/2页)阳光刚刺破总装指挥部的上空,一份来自九号院的加密文件,以及那位领导的电话几乎前后脚到了曹部长的会议桌前。
“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22日,西班牙马德里,洛珞将作为一小时报告人,受邀出席!领导亲自打来电话确认行程!”
文件旁正是洛珞刚送来的“蜂巢之心”稳定测试报告——连续72小时,模拟力场极限加载,十亿级纳米集群密度波动稳定在±0.3‰。
在座几位核心参与项目的高层都明白这数据意味着什么。
这是悬在军工体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初步铸成!它的设计者叫洛珞。
“尘埃之怒那边领导同样关注着,稍后我会去长安街当面做详细的报告,可数学大会那边……推不掉,全球都在盯着他,这不仅是荣誉,也是国家影响力。”
曹部长继续说着。
此话一出,空气瞬间凝滞了一下。
每个人都听懂了他话里的含义,洛珞很重要,而且后者和前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重要。
没有人会闲着没事对一个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实施恐怖主义打击,但绝对会有不法分子把目光盯到总装部和国防部还有航天局三方都有涉猎的顶尖科学家身上。
尤其这个科学家只有22岁。
“问题在于出行的安全级别!”
一位老者声音铿锵有力:
“尘埃之怒项目的核心设计大脑,他暴露的风险值现在根本无法估量!别说民航航班,就算专机,飞越半个地球进入其他国家范围……”
他没有说下去,但未尽之意如同寒冰:
“九号院的保密体系在他身上已经压了最高砝码,境外一丝漏洞,后果将是灾难!”
“但反过来”
坐在角落一直沉默翻阅洛珞研发日志的一位中年干部抬起头,戴着无框眼镜,语气冷静如同手术前的外科大夫:
“如果贸然将他的安保级别提到最高级,出动总参特勤随行专机护送,消息不可能完全封锁。”
“这等于在国际顶级学术圈向所有人宣告——中国这位最年轻的数学天才、当红明星洛珞,其背后深度绑定着我们最尖端、最敏感的核心国防项目,这比泄露行程本身更危险!”
他合上厚厚日志推了推眼镜:
“洛珞的价值,远大于他个人的安全,甚至大于‘尘埃之怒’单体项目,他是能创造范式转移的战略节点,必须确保他可持续性存在。”
话音落下,房间顿时陷入更深的寂静。
空调系统恒定的低频嗡鸣声被无限放大。
曹部长有些苦恼的捏了捏眉心,现在他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
“洛顾问现在什么状况?”
长安街,依旧是那间院子里,老人和蔼的询问着洛珞的近况。
“连续熬了十几天,今天早上才被我强令回去休息,眼下刚睡下,身体透支严重。”
曹部长眉宇拧得死紧,对于洛珞这种拼命搞科研的精神是既敬佩,但又无可奈何。
“这个孩子”
领导闻言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看来我得抓紧见他一面,看看能不能让他把这个毛病改一改,研究当然很重要,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您跟他说的话那最好不过了,他肯定能听话。”
曹部长立刻附和道。
“我看未必,这孩子不是一般的执拗。”
领导摇头失笑道。
“尘埃之怒的项目进展如何?”
他关心完洛珞的身体后,问起了正事。
“第一步已经大功告成,这是详细报告。”
曹部长闻言面色一正,从公文包里把文件递了过去,同时做起了细致的进度汇报。
……
办公室窗外的蝉鸣撕扯着夏日的闷热,屋内檀香木办公桌后,老人听完曹部长的详细汇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子。
他的目光扫过那份详述“蜂巢之心”初步突破的报告,最终定格在洛珞的名字上。
“尘埃之怒……蜂巢之心……”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探究的意味:
“这份蓝图,其思路之奇诡,完全超出了常规的军工研究范式,我记得洛珞这孩子,之前主要在航天工程和数理领域闪光,怎么突然对这种前沿武器产生了兴趣?”
老人特意加重了兴趣二字,深邃的眼眸里充满了不解与好奇。
曹部长心领神会。
他坐得笔直,斟酌了一下措辞,脸上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表情:
“领导,关于这个灵感来源……其实有些……嗯,非传统。”
“哦?”
老人放下杯子,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勾起了兴趣:
“说说看,如何非传统?”
之前一个多月他一直在外出访问,都没有时间关注这个项目,此刻才是他第一次听总装这边的当面汇报。
曹部长轻咳一声,压低了些声音:
“根据洛珞的反馈,以及我们……掌握的信息,这个‘尘埃之怒’的核心构想,包括它的名字、结构细节、甚至是纳米集群控制和防御模块那些堪称‘妖异’的精密参数……都源于他在拍摄一部叫《源代码》的电影时,从电影情节里获得的启发。”
曹部长此话一出,室内顿时静默了一瞬,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电……电影?”
纵是老人一生见多识广,此刻也不禁觉得大脑有些宕机。
“是的,据他所说,他拍的原本是一部科幻电影,他觉得用传统的炸弹有些不符合未来的科技感,便想着研究一个符合他想法的炸弹。”
“但是,洛顾问的性子您多少也清楚些,即便是影视作品也不愿意信口瞎编,当即就查阅了各种资料,想用特效做一个纳米分子炸弹。”
“既然是拍戏,当然要表现出炸弹爆炸的效果,他便这么开始深入的研究了起来,一来二去的,就有了如今的“尘埃之怒”的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