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捎带手的事
第326章 捎带手的事 (第1/2页)整顿的声势与力度空前绝后,展现出了“刮骨疗毒”的决心。
本身洛珞的事,在广电就是头等大事,哪怕没有《数学年刊》恰好过稿,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容忍这些媒体造谣,抹黑洛珞。
结果他们这边还没等展开行动,那边的官方过稿新闻就出来了。
这下好了,也不用他们帮忙澄清,更不用强势的责令那些媒体报社整改,反而顺水推舟,借此机会来一个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溯源惩“首恶”:
网信办会同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迅速锁定发布最初几篇核心不实报道的源头媒体,包括“星闻速递”、“八卦第一线”等煽动性最强、影响最恶劣的媒体。
没有冗长的程序,直接立案调查。
顶格处罚,以儆效尤:
涉事媒体、工作室遭到严厉行政处罚:
巨额罚款、责令全网道歉、暂停更新、业务整改、部分账号永久封禁。
涉事记者被列入“新闻从业人员黑名单”:
相关账号的责任编辑、涉事撰稿记者被公开通报,行业禁入,其名字被记录在案,职业生涯基本宣告终结。
那句“行业蛀虫,绝不姑息”的评语,如同烙印。
追究法律责任:对捏造所谓“内部消息”、恶意歪曲事实构成诽谤的极个别极端自媒体运营者,公安机关介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典型案例”剖析与行业警示教育:
官方将这几家媒体的行为定性为“典型反面案例”,制作成详尽的警示教育材料:
梳理造谣的“流水线”:如何断章取义、移花接木、虚构“信源”。
怒斥其动机:纯粹流量至上、毫无新闻伦理、丧失职业操守。
对国家重要人才声誉、社会信任基础、科技发展氛围造成的不可逆损伤。
要求所有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组织学习,签订“抵制虚假新闻承诺书”,并将此案例纳入新闻从业人员培训的必修反面教材。
主流官媒、科技媒体集中力量报道洛珞的成就意义、水木大学的庆祝盛况、《流浪地球》拍摄的硬核投入,强调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事实的核心价值观。
风暴来得猛烈,去得也足够利落。
短短数周,喧嚣混乱的舆论场为之一清。
那些曾经张牙舞爪的无良账号或灰飞烟灭,或噤若寒蝉。
业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娱乐记者们收起了往日肆无忌惮的姿态,稿子下笔前反复斟酌,尤其是在涉足未知领域时,唯恐惹上“造谣”的指控。
那句“洛神都敢黑”的粉丝名言,成了记者圈内部自省的口头禅——它代表着一个铁律:
有些雷区,碰不得;有些人,黑不起。
怀柔基地深处,巨大的绿幕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内部的“流浪地球”工程,依旧在液氮寒雾营造的冰天雪地与大型机械的金属轰鸣中坚定推进。
那些外界的惊涛骇浪,似乎只是掠过这片钢铁苍穹的短暂阴云。
片场内,洛珞刚结束与张嘉文关于“行星发动机”内部结构微调的一场简短的电话讨论。
温岚走来,语气轻松:
“洛总,外面基本消停了,官方的处理结果都公示了,效果……立竿见影。”
洛珞的目光掠过监视器屏幕上刘艺菲正在“地下城隧道”艰难前行的身影,淡淡地点了下头,仿佛只是听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意料之中”
他转头看向道具组正小心翼翼吊装的一块巨大仿金属装甲板:
“老王,那个弧度……对,就是那个位置,再精确0.5度!”
“明白,洛导!”
老王响亮地应道,指挥着手下忙碌起来,刺耳的机械焊接声重新成为片场的主旋律。
“关于……整顿内娱媒体记者的事,……是不是您的手笔啊。”
温岚看着洛珞沉静的侧脸和周围专注忙碌的身影,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忍住问了出来。
经过洛珞这次大手笔筹备《流浪地球》,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些能量,温岚毫无疑问成了整个拾光继刘艺菲之后,第二个对洛珞的真实背景有了一定猜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