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刘艺菲的蜕变
第373章 刘艺菲的蜕变 (第1/2页)京郊别墅区被一层薄雪覆盖,清冽的空气里却透着暖意。
虽然是春节难得的几天假期,洛珞和刘艺菲也许久没有见面了,不过两人倒并没有四处闲逛的玩乐,而是腻在了家里。
除了洛珞不方便出门外,两人也都不是很想折腾,毕竟不只是洛珞这半年来事情繁多,刘艺菲的话剧团巡演也是忙碌的很。
两人久别重逢,选择了最珍贵的“宅家”模式。
就连双方父母都十分默契的理解了,他们奔波半年的辛苦和渴盼独处的念头,默契地决定晚几天再过来团圆,将这几日完全留给他们小两口。
客厅里暖气十分充足,驱散了这深冬的寒意。
洛珞整个人都陷在沙发里,虽然面前摆着新手机原型的设计图,看似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的样子,但其实正享受着来之不易的放松。
刘艺菲则正好相反,穿着一身舒适的家居服,蜷在另一侧,面前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眼神却不像在家那般慵懒,反而带着巡演归来后的沉静与审视。
“累坏了吧?这一圈巡演。”
洛珞放下图纸,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刘艺菲略显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上。
他记得刘艺菲跟着孙琳老师的话剧团跑遍了几个城市,剧团条件自然比不得《流浪地球》那样的大制作。
刘艺菲轻轻摇头,捧起茶杯轻啜了一口,嘴角泛起一丝满足的弧度:
“身体是有点疲惫,但精神上……很充实,感觉像是把身上的浮尘都洗净了。”
“你了解孙老师的……”
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却又藏不住一丝骄傲:
“一点没因为我是谁的女朋友或者顶着什么头衔就客气,一句台词的情绪差了分毫,一个走位的节奏快了半秒,她能让你在空荡荡的排练厅里一遍遍重来,直到你感觉灵魂都要从嗓子眼儿里爬出来。”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认真,仿佛在回忆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
“刚开始在话剧院排练,压力比拍电影大太多了,孙老师真是一点情面不讲,一句台词的情绪不对、一个走位的节奏没卡准,她能把你‘磨’上十几遍。”
她模仿着孙琳老师严厉的语气:
“艺菲!观众在黑暗中盯着你,你的每一个毛孔都应该在演戏!”
洛珞想象着那副场景,眼中带着理解和欣赏的笑意,似乎回忆起了孙老师教他的时候。
他两世为人作为孙老师的门生,当然早就知道孙琳的严格,否则不会特意为她引荐。
“现在呢?孙老师还这样‘磨’你吗?”
他打趣的问道,作为课外辅导老师,其实孙老师都没有这么认真严厉的教过他,这么一想还有点羡慕了。
“还磨!”
刘艺菲坦言,语气里却带着一种被认可的骄傲:
“但没那么狠了。”
显然这不可能是孙老师的要求降低了,而是她进步真的很大。
她的目光投向窗外飘落的细雪,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
“演《雷雨》里的繁漪,我自认为状态很好,情绪爆发得很激烈,谢幕后,孙老师没骂我,她只是在我卸妆时说了一句”
“艺菲,你要记住,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往往不是嘶吼,而是被生活碾碎前,那颗心无声的裂痕,你的力量要向内收,再狠狠压进观众的心里。”
她说着,微微握紧了茶杯:
“洛珞,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好多,电影镜头可能放过很多细节,它是宽容的,既能放大你的美丽,又可以给你NG重来的机会。”
“可话剧的聚光灯下……你心里每一个小小的走神,脸上每一个刻意为之的表情,甚至你试图努力表演却没有真正理解的某个情绪转折……都会被那束光剥得一干二净,完整的袒露在观众眼前。”
刘艺菲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崭新的笃定,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我过去……太习惯于‘表演’一种情绪,现在,我在学着‘成为’那个角色,让角色的命运流淌在我身体里,话剧,它真的在重塑我对‘表演’两个字的理解。”
洛珞静静地听着,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刘艺菲身上发生的蜕变。
眼前这张脸庞依旧美丽绝伦,昔日的清纯灵秀中,却沉淀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质感。
那不是妆容或表情带来的变化,而是眼神深处,多了历经舞台淬炼后坚硬的核。
那个在原本时空里,可能还在古装剧片场摸索着下一个“神仙姐姐”定位,或在质疑声中寻求突破口的年轻女孩,如今正坚定地走在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上——一条通向真正演员内核的荆棘之路。
她的光芒不再仅仅附着于外表,更源于那份对艺术笨拙而虔诚的执着。
《星你》和《源代码》带给她的是国际上的关注,而话剧舞台带来的,是更扎实的根基和更纯粹的信念。
那个曾经靠颜值闯进影视圈的小女孩,如今已然成长为在艺术道路上有着明确追求和深刻思考的演员。
“所以,你这条路……是认定了?”
洛珞问,语气里是纯粹的尊重和支持,没有丝毫质疑她“折腾”或“不赚钱”的想法,这种事无关紧要的,更重要的是她是不是真的喜欢。
“认定了。”
刘艺菲回答得十分坚定:
“在舞台上找到的那种真实感,那种与台下几百上千人心灵共振的感觉,无可替代,就算再苦再累,下一轮巡演,我还会去,就像你……”
她望向洛珞手边的电池难题图纸:
“也有自己执着要做的事情,我也觉得总要有点执着,才对得起自己。”
洛珞闻言有些心情荡漾,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话剧排练厅里挥汗如雨、反复锤炼每一个细节的刘艺菲,与他记忆中几年前那个她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的她,早已用实力超越了质疑,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份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与他对科研和对布局未来的执着,在灵魂深处产生了一丝的共鸣。
“说得好。”
洛珞放下图纸,站起身走到她身边坐下,伸手覆在她握着茶杯的手上。
“不过假期就不想这些了,大年三十之前,我们好好享受下没人打扰的二人世界,爸妈来之前,我们还可以一起看看你的上一部话剧,应该有影像资料吧。”
刘艺菲顺势靠在他肩头,卸下舞台上武装的“铠甲”,流露出柔软和依赖,脸上带着满足的倦意和期待:
“嗯,听你的,这次回来,我只想好好和你待着,哪里也不去。”
窗外,雪花依旧安静飘落,屋内,炉火般的温情弥漫开来。
他们交换着各自领域的艰辛与热爱,分享着对未来的野心与憧憬。
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炉火旁平淡真实的絮语与相互支撑的目光,映照着两个灵魂在各自道路上愈发闪耀的光辉。
这就是他们忙碌世界里,最珍贵的年节序曲。
……
春节的余韵还残留在微凉的空气中,各家的红灯笼也还没有拆下。
不过短暂的温馨时光像水面上倒映的虹,美好却易逝,在大年二十九,两边家长再次到来,享受了几天一家团聚的愉快春节生活后……
洛珞和刘艺菲这对在各自领域中发光发热的爱侣,再次踏上了平行的征途。
首都剧场后台。
空气中弥漫着松香、新制布景的木屑味,以及演员们无声酝酿的专注气息。
刘艺菲已经换下了厚重的冬装,穿上合身的练功服,手里捧着厚厚一迭崭新的剧本,边缘已被她指尖的汗水微微浸皱——这是孙琳老师亲自为她“量体裁衣”修改过的角色本子。
“《茶馆》,王淑芬。”
刘艺菲轻声念着角色的名字,指尖抚过那些充满时代重量与人生况味的台词。
不再是巡演时的客串或群戏,这是她话剧生涯中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需要贯穿整场的重要角色。
她报考国家话剧院的笔试面试成绩都非常优异,虽然正式编制还未下达,但整个话剧团都已将她视为“自己人”,一个值得打磨的、有潜力真正扎根舞台的演员。
孙琳老师拿着导筒,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
“艺菲,王淑芬的戏份不多,但份量极重,她是茶馆变迁的见证者,是底层挣扎求存的坚韧化身。”
“你的情绪要像被江水不断冲刷的礁石,沉下去,磨平棱角,但最深处的那股劲儿,不能断!记住我说过的,真正的力量,是收敛。”
刘艺菲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这应该是她目前拿到过反差最大的角色了,无论是年龄、形象还是气质,都是天差地别,对她来说真的很有挑战性。
但越是如此,她越是兴奋。
灯光暗下,再亮起时,她已不再是那个在电视机和影院里光芒四射的人气女明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