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科技下乡
第283章 科技下乡 (第2/2页)“这跟年龄没关系,”刘清明说,“我把你们请来,就要对你们负责。”
“别把我们说得跟小孩子一样,我们经常外出工作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跑到了山脚下。
刘清明抬起头,前面出现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纵横蜿蜒、气象万千。
“这就是苍云山吧?”林雪问。
“对。”既然到了,刘清明干脆决定带她进村看看,“走,带你去东山村转转。”
这个时候,村里已经有不少人扛着锄头下地了。
刘清明很自然地跟每一位遇到的村民打招呼,聊几句农活。
林雪看得出来,村民们对这位年轻乡长是发自内心的亲近和爱戴。
他们看到跟在刘清明身边的自己,还会善意地打趣两句。
“乡长,媳妇儿挺漂亮啊!”一个大叔嗓门洪亮。
林雪脸颊一热,有些不好意思。
刘清明倒是不在意,大声回应:“老庚叔,别瞎说,这是我给咱们村请来的专家,省城的!”
村民一听,更是高看了林雪一眼:“仙女儿似的专家,一看就是有大本事的!”
在村民们此起彼伏的夸赞声中,两人走进了东山村村委会。
村长甘如柏不在,老支书甘新华听到消息后赶过来。
一问才知道,甘如柏带着村里几个想当矿工的后生,去河口乡的二道河子那边看情况去了。
刘清明向老支书介绍了林雪:“甘书记,这位是省农科院的林研究员,来帮咱们村解决特种养殖的问题。”
“哎呀,太好了,欢迎欢迎!”甘新华激动地握着林雪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刘清明问老支书,能不能给他们几个大学生安排住处。
甘新华把胸脯拍得邦邦响:“安排啥?就住我家!当年知青上山下乡,都是在我家住的,地方大得很!”
老支书很高兴。
刘乡长说到做到,真给他们请来了省城的专家。
虽然这专家看着年轻,可乡长自己不也年轻吗?
有本事的人,都年轻。
刘清明用村委会的电话打到乡政府,让陶丽梅通知其他技术人员,起床后直接到东山村来会合。
挂了电话,他对甘新华说:“甘书记,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啥好消息?”
“省里已经决定,把我们云岭乡列入首批税费改革试点地区。”
甘新华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刘清明解释道:“意思就是,从今年开始,咱们村再也不用交农业税了。不光不用交,以前欠的提留统筹,也全部免除!”
“真……真的?”老支书的声音都在发抖。
“真的。”
“我们村……真不用交钱粮了?”
“一分都不用。”
老支书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出泪水,他一把抓住刘清明的手:“太好了!刘乡长,你……你是咱们全村的恩人呐!”
“千万别这么说,”刘清明扶住他,“是党的政策好。”
甘新华却不管这些,他心里清楚得很,这好政策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刘清明当了乡长才来。
没有刘乡长,谁知道云岭乡是个什么犄角旮旯?
他抹了把泪,转身冲着村委会里管广播的年轻人喊:“快!上广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村人!”
很快,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
当免除所有农业税费的消息传遍村子的每个角落时,整个东山村都沸腾了。
村民们从田间地头、从自家院里冲出来,纵情欢呼,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林雪站在村委会门口,看着眼前这幅场景,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她看着身边那个平静的年轻人,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清明说:“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等到其他技术人员赶到时,东山村已经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他们一行人被热情的村民们争先恐后地邀请去家里做客,着实感受了一番山里人最淳朴的热情。
刘清明安顿好林雪他们,又跑着下了山,返回乡政府。
刚进办公室,所长郑旭辉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乡长,大喜事!”郑旭辉的语气很兴奋。
“什么事?”
原来,跟着林研究员他们那批人一起到的,还有一份省里的文件。
他们打上去的报告,被省里批准了。
省里下拨了一笔科技下乡扶持基金,林研究员的那个梅花鹿养殖项目,成功入选了!
云岭乡东山村,就是这个项目的对口扶持单位!”
这个消息,同样令人振奋。
刘清明挂了电话,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