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0章 沅水初试的惨痛教训
第一卷 第30章 沅水初试的惨痛教训 (第1/2页)罗氏坞堡的根基日益稳固,但罗辰心中的紧迫感却与日俱增。
无论是刘表的猜忌,还是邢、赵二人的敌意,都像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他必须尽快将手中的优势,转化为真正的实力。而打通沅水商路,将五溪蛮的特产与耒阳的矿产资源变现,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议事厅内,罗辰召集了荀衍、陈虎、罗胜、李束等核心成员。
“坞堡目前存粮尚足,但铁料、食盐、布匹等物资,消耗巨大,单靠与荆州商贾交易,不仅价格高昂,且受制于人。”罗辰开门见山,手指点在地图上那条蜿蜒的沅水之上,“这条水道,是我们罗氏的命脉。我决定,立即组建商队,打通沅水,直达下游州县,将我们的皮货、药材卖出去,再把铁料、粮盐运回来。”
他的计划,得到了李束等人的热烈响应。他们主管内政后勤,最清楚坞堡对外部物资的渴求。
然而,荀衍却皱起了眉头。“主公,此事恐怕不能操之过急。”
“休若有何顾虑?”
“沅水流域,水文复杂,暗礁险滩密布。更重要的是,”荀衍的表情变得严肃,“此地自黄巾乱后,官府控制力薄弱,水匪宗贼横行。其中势力最大者有两股,一为‘过江风’洪武,此人原为江夏水军都伯,后落草为寇,熟悉水战之法,手下有近五百亡命之徒;二为盘踞在白沙洲一带的李氏宗族,族长李广,拥部曲三百,名为宗族,实为盗匪。这两股势力,时常勾结,劫掠过往船只,极为凶悍。我们若贸然派出商队,恐遭不测。”
荀衍的情报让厅内兴奋的气氛冷却下来。
罗辰沉吟片刻,他知道荀衍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他最近的成功,让他心中不免滋生了一丝傲气。他觉得,凭借罗氏新军的威名,小股匪盗不敢轻易招惹。
“休若所言甚是。”罗辰点了点头,却没有完全采纳荀衍的建议,“不过,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若畏惧盗匪便裹足不前,这商路永远也打不通。这样,我们先派出一支小规模的商队,以试探为主。一来摸清航道,二来也看看这些水匪的虚实。”
他看向自己的一个堂兄,罗勇。“阿勇,你领二十名族中子弟,再带三十名新军锐士,押运三十张上好的豹皮和一些药材,跑一趟。记住,安全第一,遇事不可力敌,探明情况立刻返回。”
罗勇是罗氏旁支的子弟,为人勇武,对罗辰忠心耿耿,只是性格有些莽撞。他闻言大喜,立刻起身抱拳:“主公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定叫那些水匪闻风丧胆!”
荀衍张了张嘴,想再劝,但看到罗辰已经下定决心,最终只能化为一声叹息。
三日后,五艘满载货物的商船,在罗勇的带领下,扬帆起航,顺流而下。
船队出发的前两天,一帆风顺。沅江两岸风光秀丽,江面开阔,让船上的年轻人们心情放松,甚至有人唱起了歌。罗勇也觉得荀衍有些危言耸听,这江面上哪有什么水匪的影子。
然而,当船队行至一处名为“断魂峡”的水域时,灾难降临了。
峡谷两岸山势陡峭,江面骤然收窄,水流湍急。就在船队小心翼翼地通过峡谷中心时,一阵尖锐的号角声突然从两岸响起。
“有埋伏!”罗勇脸色大变,厉声高喝。
话音未落,无数的箭矢如同蝗虫过境,从两岸的密林中铺天盖地而来。船上的士兵们虽然立刻举起盾牌,但仓促之间,仍有不少人中箭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更致命的是,从峡谷下游,十几艘速度极快的小型走舸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来,船上站满了手持钩索、砍刀的匪徒。而在他们身后,两艘更大的楼船截断了退路。
为首的一艘船上,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扛着一把鬼头大刀,放声狂笑:“哈哈哈!罗家的小崽子们,你洪武爷爷等你们多时了!识相的,把货和船留下,爷爷我还能给你们留个全尸!”
是“过江风”洪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