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160章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2/2页)“灵儿,看着朕。”他的目光灼灼,带着不容回避的认真,“告诉朕,在你的心里,是那长安的‘国后夫人’之位更重,还是朕,还是这你亲手参与建设的乞儿国更重?”
他的问题如此直接,如此犀利,直指毛草灵内心最矛盾的核心。
毛草灵望着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清晰地映照出自己有些苍白的脸。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时竟发不出声音。
她能怎么说?说她对那“国后夫人”的尊号毫无动心?那是假的。那是她前世今生的文化根脉所系,是身份认同的终极回归。可她能说那比赫连决和乞儿国更重要吗?不,同样不能。这十年的相濡以沫,并肩作战,早已将他们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这里的每一分成就,都饱含着她的心血与热爱。
“陛下……”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并非孰轻孰重可以简单衡量。这关乎承诺,关乎责任,也关乎……情感的去向。臣妾的心很乱。”
赫连决看着她眼中的挣扎与痛苦,心中一阵抽痛。他不忍再逼她,缓缓松开了手,将她轻轻揽入怀中,让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朕明白了。”他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无限的怜惜与一种下定决心的沉稳,“灵儿,朕不逼你。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朕……都尊重你。”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朕希望你知道,乞儿国需要你,朕……更需要你。这皇宫,这江山,若没有了你,于朕而言,不过是冰冷的牢笼与沉重的负担。你提出的商路,你改良的农具,你建立的女学,你安抚的流民……这国家的每一处繁荣,都刻着你的印记。你早已是乞儿国无可替代的‘凤主’,而不仅仅是朕的皇后。”
他的话语,如同暖流,一点点浸润毛草灵冰冷纷乱的心田。他没有用帝王的权势压迫,而是用最朴实的情感与她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的羁绊来挽留。
“给朕一些时间,也给乞儿国一些时间。”赫连决轻轻拍着她的背,如同安抚一个不安的孩子,“朕会让你看到,留在这里,并非放弃故土,而是在一片你倾注了心血的沃土上,开创属于你我,属于乞儿国万民的、更加辉煌的未来。大唐能给你的尊荣,朕一样能给你,甚至更多!而那长安,或许能给你身份的归属,但乞儿国,能给你施展抱负、实现价值的广阔天地,以及……朕全部的心。”
毛草灵依偎在他宽阔温暖的怀抱里,鼻尖萦绕着他身上熟悉的龙涎香与一丝清冽的墨香,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赫连决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她摇摆不定的天平上,投下了一枚极具分量的砝码。
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更紧地回抱住了他,仿佛要从这拥抱中汲取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时,亭外传来内侍恭敬的通传声:“陛下,娘娘,宰相拓跋大人、户部尚书宇文大人、兵部侍郎慕容将军等在御书房求见,有要事相商。”
赫连决皱了皱眉,显然不欲此时离开。
毛草灵却轻轻从他怀中抬起头,用手帕拭了拭眼角,已然恢复了平日的镇定与从容:“陛下,国事要紧。臣妾没事,只是想一个人再静静。”
赫连决深深看了她一眼,确认她情绪尚可,这才点头:“好。你且放宽心,万事有朕。”他又用力握了握她的手,这才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帝王的威仪瞬间回归。
亭阁内再次只剩下毛草灵一人。
她重新坐回石凳上,目光再次落在那被书册压住的密信上,心绪却与刚才截然不同。
赫连决的态度明确而坚定,他的挽留并非出于帝王的占有欲,而是基于深厚的情感与她对于这个国家的巨大价值。这让她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倾斜。
然而,大唐那边呢?那不仅仅是荣华富贵的诱惑,更是血脉与文化根系的召唤。那位素未谋面,却名义上是她“父亲”的罪臣,如今是否还在世?那些因为她而被牵连的“家人”,如今境况如何?使者言语间透露,若她归去,不仅她本人得享尊荣,家族亦可得到赦免与抚恤……
这同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是选择回归熟悉的文明故土,享受极致尊荣,并了却一份对“家族”的潜在责任?还是留在这片她亲手改造、已然情深意重的塞外之国,与深爱的男人继续携手,开创不朽传奇?
风,再次吹过,几片金黄的菊瓣打着旋儿,飘落在石桌上。
毛草灵伸出手指,轻轻拈起一瓣,放在鼻尖轻嗅。那清冽中带着一丝苦味的芬芳,像极了她此刻的心境。
她的目光渐渐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长安的繁华街市,也看到了乞儿国辽阔的草原与新兴的城镇。
抉择,如此之难。
因为她要选择的,不仅仅是未来的道路,更是自我身份的最终认同。
她,毛草灵,究竟是谁?是来自现代的一缕孤魂?是大唐的“罪臣之女”?是乞儿国的皇后“凤主”?还是……仅仅是她自己?
答案,在风中飘荡,也在她翻涌的心海深处,沉浮未定。
---
(第160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