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繁星】超级货运抵达 生命之树种子初绽
第231章 【繁星】超级货运抵达 生命之树种子初绽 (第2/2页)等忙完了初步的资料记录,都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郑远航院士对数据显然不是很满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老专家准备在研究所实的休息室对付一晚,明天一早接着测。
结果,身心俱疲,操劳了一天的老教授刚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来的是自己的十三号弟子,助理研究员余素淮。
很多老教授都有一个特别的门生,他或许资质平平,也没有多少背景,在一众天之骄子之中常常是最不起眼的那个,性格上甚至有些木讷和愚钝。
但只有这样的孩子,会在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弟子们振翅高飞的时候,默默留在老师身边,做着枯燥繁复的基础工作,做记录,打下手,准备器材、处理杂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一如孔门中“参也鲁”的曾参,所做的最大贡献是记录下了“子曰”,或者佛陀座下“执于多闻”的阿难,提笔总是一字不改的“如是我闻”。
说直白点就是——我老师这么说的!
余素淮就是这样的学生,操作手册上有步骤的,按操作手册执行,操作手册上没写过的突发事件,报告老师。
老院士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来,摸出眼镜戴上,看到是这个学生,也颇有些无奈。
“说吧,什么事?就不能让我多休息……”
“老师,老师你看,它活了,它刚刚爬出来了!”
余素淮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把手中平板的屏幕递到郑院士面前,手指指向被放大的画面中的一抹微绿。
“什么?!你说什么活了?!”郑院士的睡意瞬间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画面来自实验室内密密麻麻的摄像头网络中的一个。
按照安全条例,当核心实验室进入无人的休眠状态后,任何在非动物控制区域内出现的移动物体,都会瞬间激活监控系统的动态捕捉警报。
万一哪里跑出来一只昆虫污染了培养皿呢!
所以,当实验室内发生变故的时候,余素淮连滚带爬的敲响了老院士的房门。
郑远航摘下眼镜揉了揉,又戴上,眼镜都快压到屏幕了,瞠目结舌的盯着画面中央那个正在尝试“越狱”的小东西。
那是一株约莫六厘米高的小芽!
这株小芽的形态极为奇特,它的主体是两组宽大、肥厚的叶片,叶片边缘呈现出优雅的波浪弧,颜色是那种充满生机的、几乎要滴出水来的鲜绿。
这些叶片在动,上上下下的动,这株小芽就这样依靠宽大叶片的某种诡异的吸附,顺着玻璃箱内壁一点一点地向上“攀爬”!
“这……什么时候开始的?”
老院士的声音有些沙哑,余副研究员赶紧回答:“三点,三点的时候警报响,我当时也很困,在值班室的小床上躺着,现场值守人员叫的我,说种子发芽了。”
“我看到的时候,它已经全部展开了,然后就开始往外爬……”
老院士已经顾不上听细节了,他把平板往余素淮手里一塞,胡乱地披上外套,趿拉着鞋子就往外冲。
“还愣着干什么!走!”
当郑远航和余素淮一路小跑冲进核心实验室的缓冲间,透过巨大的观察窗向内望去时,正好看到了令人心脏骤停、血压飙升的一幕——
那株嫩绿色的小芽已经成功地“爬”出了敞口的器皿,它把顶端的芽片探出实验桌的边缘,似乎正在好奇地“打量”着下方遥远的地面,然后,它竟然开始尝试“头下脚上”地,沿着垂直的桌壁向下攀爬!
不知道是判断失误重心没控制好,还是刚刚诞生平衡感不佳,它刚刚向下挪动了一小截,“身体”右侧的吸附叶片一个打滑,整个小芽瞬间失去了支撑,一个标准的倒栽葱,从接近一米高的桌沿边缘直挺挺地栽了下去!
“啊——!”缓冲间里,不止一个人发出了短促的惊呼,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那株小芽落地之后,四仰八叉地“躺”在地板上,宽大的叶片有点歪歪斜斜歪斜,顶端合拢的两瓣小叶子也散开了,露出里面只有一丢丢的芽芯,微微摇晃。
不知道是不是摔懵了。
“我——靠!”
郑院士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爆过粗口了,这一刻,实在没忍住,按住缓冲间的室门就要往里冲,余素淮赶紧拦住:“老师,条例,卫生条例!”
等老院士完成消毒程序,穿好防护服,小东西已经缓过来了,开始以一种近似于四足着地的姿态,横着在地面上用叶片一点点挪动。
乍一看,有点像是一只完美伪装的兰花螳螂,以超慢的动作巡弋领地。
顶端两片稍小些的嫩叶已经重新合拢,在老教授眼中,那是自家的小祖宗捂着脑袋。
可别摔坏了呦!
实验室大门打开的一瞬间,老院士一个箭步冲了进去,倒不是说其他人身手不如老头,主要是不敢抢先。
然后,大家就看到了小家伙的表演。
原本正在地面上缓缓挪动的小芽,动作瞬间定格。紧接着,它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将原本摊开蠕动的所有叶片猛地卷曲、收缩,紧紧包裹住了中间那细细的主干。
几乎是在眨眼之间,它就从一个会爬会动的“小动物”,重新变回了一个比原来种子形态稍大一些的、紧紧闭合的、安静的绿色“叶苞”,一动不动地僵在原地。
甚至连刚刚那抹鲜活的绿色,都似乎黯淡了几分。
如果不是刚刚在监控中亲眼目睹了它的表演,谁也想象不出它刚才干了些什么?
老院士和弟子们对视了一眼,想起了随种子一起来的那份详细的说明。
它的成体状态,会在有人靠近时伪装成一棵不会动的树,看起来,这习惯……在幼体状态就有了。
它装,那我们也得配合着装一下!
老头开始跳着脚,飙了一下并不怎么出色的演技。
“你们怎么看管的?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种子丢到地上?”
“这是犯罪,犯罪知道吗?”
“你看,这都摔裂了,连里面的叶子都摔出来了,我跟你们说,这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你们统统都要拉去打靶!”
余素淮一边发出一连串的“老师我错了!”,“老师对不起!”,一边用软钳轻柔的把地上的“种芽”托了起来,送到了另一边的低位操作台,放在了一个玻璃托盘之中。
一大批穿着防护服的安保人员进场。
所有可能被“小祖宗”攀爬、并导致再次摔落的仪器和设备,全部被移到了靠墙的位置;
低处的、可能让它钻进去卡住的缝隙,全部用特制的板材封死,标准是“蟑螂来了都钻不进去”;
所有高度超过二十公分的桌沿、台面,全部用柔软的无菌材料搭出了平缓的斜坡,方便它未来可能进行的“攀登”;
桌子和设备台周边地上垫好了缓冲的气垫,气垫上又铺了一层海绵。
所有桌角和设备台的锐利直角,都用厚厚的缓冲海绵和软性硅胶材料包裹成了圆润的圆弧角,防止磕碰;
现场的剪刀、镊子、钳子、玻璃试管等等所有锐器和硬质工具,统统被清理出去;
所有的电源插座,都合上了防护盖,老院士想了想仍不放心,又勒令切除了除维持基础照明和监控系统运转之外的所有电源……
总之,就是营造出一个安全无危险,可以让“孩子”随便爬的婴儿房。
最后,老头恋恋不舍的又看了好几眼,命令所有人员撤离。
夏国科学院繁星生物研究所一号实验室,再次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