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轻取三城
第540章 轻取三城 (第1/2页)曹泰得了陈从进的军令后,是有一些意外,他是降将出身,而且是被迫而降,你要说幽州军中没有大将,这也是不可能的事。
曹泰是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得出了一个结论,郡王用自己,便是攻心之策!
他要让整个魏博镇的人都看到,归降于陈从进的人,即便是降将,也可成为一军主帅,而不投降的,如张南荣一样,再能打,也是死路一条。
当然,在曹泰的心中,他还是有些许自得,这说明自己的能力,还是受到了郡王的认可。
随后,曹泰率军,大张旗鼓,广设旌旗,同时曹泰又去和赵克武商议,用骑军分作数队,或扬鞭扬尘,或绕城疾驰,或鸣镝振威。
又使嗓门大的军卒于高处呐喊,声言大军三十万人,即将兵临城下,以乱敌心。
赵克武想了想,觉得曹泰的做法,没什么不妥,也和大王密令监视不冲突,于是便同意了曹泰的请求。
至十一月中旬,曹泰兵临武城,城中守将名为孙宝,也就是割了使者耳朵的人。
孙宝这么干,就是要坚定部下守城之心,孙宝此人,虽是大字不识几个,但也算是听过几句兵法。
对于兵书上的话,他可是奉为圭臬,因为兵法上有言,“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还有韩信的背水一战而大破赵军。
这些成功的事例,提振了孙宝的信心,本来孙宝是打算直接杀了使者,但是手底下的几个副将都在劝说自己,说杀了使者,就没人传话了,这就让陈从进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部下的建议,孙宝想了想,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于是,大手一挥,仅仅是割了使者一个耳朵,这个举动,正合兵法中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对于武城,历亭,漳南三城,陈从进给曹泰的命令,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全取三城,而唯一的一条特殊命令,就是武城的守将的脑袋,要送到他的桌案前。
曹泰知道,三城虽然都不降,但其中各城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曹泰是魏博军中大将,各城的镇将,他基本上都认识,也大体上知道每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武城镇将孙宝,是前些年韩简被杀后,乐彦祯上位后所提拔的,此人是乐彦祯亲信出身。
说难听些,要不是乐彦祯念他忠心,就孙宝这个脑子,最多当个队头,超过队头,那他的脑子就玩不转了。
此人在前些年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孙宝喝多了酒,在大庭广众之下,信誓旦旦的表示,兵圣孙子姓孙,他孙宝也姓孙。
所以他应该就是兵圣的后裔,他孙宝也要立下和兵圣差不多的成就,这才不算丢了祖宗的脸。
如此愚蠢之人,破此辈简直是易如反掌,曹泰大张旗鼓,广设旗帜,又声言数十万大军即便兵临城下,那城中不用多说,自然是惶惶不可终日。
孙宝还信誓旦旦,表示便是真有三十万大军,他也能将武城守的固若金汤,当然,除了他自己以外,没人这么认为。
曹泰一到武城,便竖起自己的大旗,又遣出身武城的军卒,用乡音大喊,乐彦祯已死,顽抗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早降,才是唯一生路之类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