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分配
第三十五章 分配 (第1/2页)对于宋教授的话红缨来不及细问,因为作为星隆镇的镇长,宗建华已经在讲话。
宗建华给专家组说了下星隆镇这边的安排,包括勘测组的伙食以及住宿问题等。同时也表达了下歉意。
因为这边的住宿条件以及伙食方面恐怕会很受限制。
通知的仓促,又是天寒地冻的时节,即便是宗建华有心为勘测组多盖点房子多准备点吃食也是有心无力的。
好在不管是苏国还是龙国,两方的成员们都没因为这个不满。
苏国的谢马洛夫看着有些严肃,但是听到宗建华表示歉意时,也是只摆了摆手,直接表示他们是来做事情的,其他的些许小事并不重要。
之后没耽搁一点时间,龙苏两国成员们直接就开起了大会。
十二日这一整天,所有勘测组成员都集中在会议室开会。
会议主要是进行人员分组,划分各成员职责。
因为即将要勘测的是一片广袤的荒原,除了要寻找路径,测绘地图之外,还需要对土地,植被,水源等多方面进行勘测。
这一片荒原,最终能不能成功建设成为农场,这些因素都至关重要。
所以每一个勘测小组要尽量合理配备人员。
比如,每一队中最好都有地图测绘,农学,土壤,水利方面的专家;如果组员分别来自于龙苏两国,那么还需要有一名精通两国语言的人可以充作翻译。
荒原无路,十一月中旬的黑省,野外已经结了很厚的冰层,室外气温经常达到零下三十多度。拉载人跟器械的汽车如果半路出了问题,勘测组成员很有可能被困在雪地里。
所以每一组还要配备一个可以修理汽车的人。
另外,东北的冬季虽然很多野兽会冬眠,但依旧可能会有野兽出没,在山林里找不到食物的动物说不定会跑到哪里。
如果正好遇到出来觅食的狼群一类的野生动物,勘测组的人直接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除了以上成员,每个勘测组还要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要考虑的因素一多,人员调配就成了一个十分繁复的活儿。
好在,一天时间,人员分派工作基本完成。
对于红缨来说,她无所谓被跟谁分派到一个队伍的,但也许因为原主董红缨是主动请缨,也许因为她年纪小,宋树荣教授对她格外关注喜爱似的。
分派组员的时候宋教授第一个就点了她的名儿:
“小董同志很全面,她本身就是农学院的教员,熟知许多农业常识,又精通苏国语,我带着她,就不用专门配个翻译了。”
宋教授这么说着,直接就把她的名字填到了自己那一组的名单里。
就这么着,红缨就成了宋教授的组员之一。
水利专家宋教授选了一名苏国的中年男性专家科联斯洛夫。
他们这一组的司机是个叫吕德明的年轻士兵,在部队里就是汽车连的,汽车卡车维护都很在行,确定后他也成了宋教授这一组的固定组员之一。
除此之外,每个勘测组随队还需要带至少四名荷枪实弹的士兵。
他们的任务就是护卫勘测组成员的安全,一旦有野兽出没在附近,他们负责吓退或者当场击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