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北道大行台
113北道大行台 (第2/2页)“谢卿是宋王的谋主,伐秦十策中,谢卿独献九策,能得谢卿辅佐,灭中原贼寇,易如反掌。”
人都喜欢听奉承话,下属的恭维都能让上司高兴,又何况是上司在吹捧下属。
谢晦喜形于色道:“臣当肝脑涂地,助世子荡平贼寇。”
刘义真没有在尚书台久坐,他见过谢晦以后,便离开了台城,出大司马门的时候,守卫此门的已经换成了王恢。
自今日始,台城将重新由东晋的禁军掌控。
“下官拜见令君。”
王仲德、谢晦是宋国的中庶子与右卫将军,所以称世子,王恢是东晋的游击将军,所以称令君。
刘义真笑道:“王将军应该改口了,陛下以我为北道大行台,明日将要出征。”
王恢闻言恍然,难怪宋王又将禁军调回了台城。
他虽然是刘家姻亲,但并非心腹,尽管值守台城,然而,监视殿省的任务还落不到王恢的头上,他的消息自然不如王镇恶、檀道济等人灵通。
“下官盼望大行台早日凯旋。”
“承君吉言。”
此前值守台城的一万二千名将士,如今都已移驻在了玄武门外。
他们接到了通知,明日一早就会跟随刘义真北上。
总体来说,士气还算高昂,这主要是因为刘义真出手大方,打了胜仗的话,是真的舍得给赏赐。
而且,随着刘义真的权势日益高涨,世子的地位越发稳固,将士们也愿意随他作战,期待着能够立下殊功,从此发迹。
一如荔非灵越,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了军主,谁都知道,荔非灵越的前程绝不仅于此,说不得他这个羌人将来就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而这,就是简在帝心一词的含金量。
张继元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磨刀石,不厌其烦地磨着刀枪,这次北征,他势必要捞取一场富贵。
建康与京口仅二百里,不似在长安时,家书难得。
前段时日,张继元就接到了新婚妻子的来信,得知妻子已经怀有了身孕,虽然不知道是儿是女,但张继元哪怕只是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更有动力在战场上搏杀。
从那一刻起,他奋勇作战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能在战场上生存下去,更是为了能够封妻荫子,给后嗣一场富贵。
“快些磨,磨完再给我。”赵承业在一旁催促道。
赵承业尽管很想念远在京口的父母、妻儿,尤其是儿子赵弘文,但儿子的出生,也让他更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一直留在建康,论资排辈,根本就没有崭露头角的希望。
只有在战场上立功,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如张继元、赵承业想法的不在少数,当然,这也与他们轻视中原贼寇有关。
那些中原贼寇,说到底,大部分人就是一群刚刚聚起的流民兵,战斗力参差不齐,但无论如何都比不过刘义真的这群精兵。
众人摩拳擦掌,已经等不及要拿中原贼寇的首级,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