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115元熙元年

115元熙元年

115元熙元年 (第2/2页)

因此,刘裕、刘义真父子但凡还有进取心,在未来定都时,就不可能选在建康。
  
  原时空的刘裕定都建康,是因为关中之变后,折损了大量的精兵强将,且后嗣暗弱,属于无奈之下的选择。
  
  也正因为刘义真的异军突起,才让刘裕重新生出了定都洛阳的心思,但又被刘义真与一众心腹打消了这个想法。
  
  谢晦闻言,好奇道:“臣近日听闻,宋王有意迁王都于寿阳,将来天子行尧舜之举,宋王是否要定都寿阳。”
  
  陈郡谢氏的根基在会稽,谢晦自然不希望都城迁离建康,哪怕是寿阳,距离会稽也有千里之遥,一旦远离了中央,家势必然要走下坡路。
  
  刘义真知道谢晦的担心,笑道:“谢卿不愧是宋王的心腹,以寿阳为王都,只不过是宋王在与我商议的时候,临时起意而已,想不到这么快就传到了谢卿的耳朵里,至于将来定都何处,不瞒谢卿,我也并不知晓。”
  
  说罢,刘义真安抚谢晦:“谢卿原籍豫州陈郡,如今在江东,也不过是客居而已,待将来朝廷迁离建康,谢氏亦可同往,何必执着于留在江东。”
  
  谢晦闻言苦笑,他们宗族在会稽郡已经经营了四五代人,哪能说走就走。
  
  当然,他也明白,刘家父子对士族并不友好,不会因为顾忌士族的反对,而打消迁都的想法,无非是选择一个阻力较小的地方罢了。
  
  反正在大一统之前,不可能是洛阳,那地方不仅士族反对,就连刘裕自己的基本盘也不赞同,没有人愿意时时刻刻生活在危险之中。
  
  刘裕可以不理会士族的声音,但是不能对徐、兖、青三州流民的反应置之不理。
  
  甲板上的风大,刘义真很快回到了船舱里,张约之被叫了过来。
  
  他是世子府的参军,如今兼了军正一职,执掌军法。
  
  张约之是个刚直不阿的性子,就该往司法口发展。
  
  “张卿,军中律令可曾熟背?”刘义真问道。
  
  这是张约之第一次从军出征,自然也是第一次接触军中律令,刘义真既然让他作为军中司法官,他自然要熟背军中的律令。
  
  张约之正色道:“皆已烂熟于心。”
  
  军法没有律法那么复杂,条例并不多,张约之好歹是个读书人,一天多的时间,足够他背得滚瓜烂熟。
  
  说罢,张约之拱手道:“还请世子考校。”
  
  刘义真摇了摇头:“张卿是个忠厚人,必不会诓骗我。”
  
  张约之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正要说些什么,刘义真却已勉励道:“用心任事,将来得胜还朝,必有你的一份功劳。”
  
  “臣谢世子提携。”张约之感动不已。
  
  这一次回去长安,并非全部的世子府属官都有随行,譬如张邵、谢瞻、杜骥这种在朝廷领了兼差的,就被留在了建康。
  
  毕竟刘义真这次北上,不是要治理地方,而是以作战为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