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学堂见闻
121学堂见闻 (第2/2页)不过,正因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让同舍学员心悦诚服之人,必为良材。
这是李虞第二天当舍长,他还差得远呢。
常言道,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宫门外的五千余学员,也是乌泱泱地一片,直至刘义真由众人簇拥着走入明光宫,彡姐元礼都没能如愿见到他。
整个上午,彡姐元礼魂不守舍,当然,不仅他一人如此,满舍学员全都无心听课,对此教课的先生也是无可奈何。
午后,听着隔壁课室的欢呼声,众人精神一振。
果不其然,没让他们等太久,刘义真便出现在了这间课室。
一众孩童纷纷起身,齐声行礼道:“拜见世子。”
“忠烈之后,无需多礼。”刘义真已经走了一百多间课室,精神有些疲惫了,但是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们激动的眼色,他都会打起精神,回以微笑。
待众人起身,刘义真问道:“舍长何在?”
李虞赶忙起身:“回世子,李虞在。”
一群孩子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刘义真问道:“家住何处?尚有几口人?”
“回世子的话,李虞家在青泥,家中尚有祖父、祖母。”
“家里分了田地吗?”
“分了。”李虞说起了高兴事,笑道:“县里说不能苛待忠烈家眷,分的都是良田。”
刘义真微微颔首:“将双手伸出来,摊开手掌。”
李虞疑惑不解,但还是照做。
刘义真看到李虞手上的茧子都在食指、中指的指关节处,明显是因为练箭所致,而非务农,刘义真疑惑道:“你平时没有帮家里务农吗?”
李虞挠着脑袋道:“不敢欺瞒世子,秋收时,祖父嫌我小,帮不上什么忙,在田里干了活后,吃得也要比平时多,便让我留在家里读书习武,将来跟着世子博取功名富贵。”
“好生努力,功名会有的,富贵也会有的。”刘义真拍着李虞的肩膀,勉励道。
李虞为此激动地浑身打颤。
刘义真又转头问向其余孩童:“你们家里可曾分到了田地?”
大部分人都回答分了良田,但也有如彡姐元礼一样的孤儿闻言,伤感不已。
刘义真将他们叫到身边,说道:“无需悲伤,往后学堂就是你们的家,而我,自会代替你们的亡父将你们养育成人。”
彡姐元礼哽咽道:“谢世子恩养。”
众人纷纷附和。
刘义真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蛋上,带着无与伦比的认真,他也为之动容。
常言道,半大小子,饿死老子,这群遗孤的食量不比成年人差,抚养他们,给雍州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刘义真觉得值。
当然,哪怕雍州负担不起,他也可以从南方各州郡调运物资,向关中输血。
刘家坐拥这么多的州郡,占据这么大的地盘,怎么也不至于饿了这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