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外国封锁、科学争论、别人犯蠢,我们就得凑合着用次等品
凭什么外国封锁、科学争论、别人犯蠢,我们就得凑合着用次等品 (第2/2页)贺瑾听得目瞪口呆,他看到的只是蛋清,而姐姐看到的是蛋清背后微观世界里“毛线球”变成“网”的神奇过程。
“那为什么12天后,这张‘网’就破了呢?”贺瑾立刻抓住了关键。
“问得好!”
王小小投去赞许的目光,“这就是核心。第一,因为这网不够结实,蛋白质之间的交联程度不够。第二,因为空气里有‘小偷’。”
“小偷?”
王小小又在纸上画了一些奇形怪状的小东西,“微生物!细菌、霉菌,它们会把你这张‘蛋白质网’当成食物,慢慢地分解、吃掉。所以你的护目镜最后会发霉、变质、脱落。”
王小小就这样,以“生物护目镜”为核心案例,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材料学的知识打碎了、揉透了,喂给贺瑾。
她讲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知识系统。
贺瑾的世界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之前所有的实践操作,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困惑,此刻全都有了理论上的归因和解释。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豁然开朗之感。
“所以,要延长寿命,方向就两个:1.让这张‘网’变得更结实。2.赶走或者杀死那些‘小偷’。”贺瑾总结道。
“小瑾你真是天才!”王小小才!!!四天呀!!
王小小由衷地夸赞他,“一点就通!那你想,蛋黄在这里面可能扮演什么角色?”
贺瑾盯着蛋黄,思维飞速运转:“蛋清是蛋白质,蛋黄里有油脂!油可以防水,是不是可以让‘网’的更密?而且油会不会让‘小偷’不喜欢?”
王小小鼓励道:“大胆假设,非常好!接下来,就是小心求证。这就是你接下来要做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实验组、变量控制……这些,我明天教你。”
四天高强度的灌输下来,贺瑾的眼神变了。
不再是之前的委屈和迷茫,而是一种拥有了“武器”后的清澈和自信。
他现在想的,已经不是如何凑够20天,而是如何验证姐姐的理论,如何编织出一张能让“小偷”无从下嘴的、超级坚固的“网”。
王小小在教完贺瑾后,禁闭结束。
她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贺瑾抱着一堆写满公式和猜想的稿纸,小脸放光地冲向临时实验室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在决定全力教授贺瑾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时,她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她几乎是在主动暴露自己最大的秘密。
那些对教材谬误的笃定判断,那些清晰无比的未来视角,那些精妙的比喻和系统性的知识架构,绝不是一个11岁山村女孩能拥有的。
以贺瑾的智商,只要他从眼前的狂热研究中稍稍抽离,回头细想,就一定能发现姐姐身上巨大的、无法解释的矛盾。
她没有办法袖手旁观。
她看着这个时代,看着被错误知识误导的人们,看着在封锁中艰难摸索的国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压倒了她的谨慎。
她一直以来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严格执行!!!
小瑾是个天才!
他是一块璞玉,但他的刻刀钝了,他的图纸是错的。
而她恰好知道玉石最美的形态,她拥有最锋利的刻刀和正确的图纸。”
她愿意成为那一阵风,送小瑾上青云。
哪怕这阵风最终会吹落自己身上的所有伪装,哪怕代价可能是被当作怪物,她也认了。
因为她相信贺瑾的发明,真的能改变这个国家,能少走很多弯路,能拯救很多可能因为装备落后而牺牲的生命。
她爱这个国家。
即使付出代价,值得~
她深吸一口气,将一丝隐忧压回心底,脸上又恢复了那副混不吝的样子。
她决定,在贺瑾发现或者问起之前,她就还是他姐王小小。
至于以后?
以后再说吧。
“姐!”刚想到他,贺瑾的声音就从走廊尽头传来,他去而复返,手里举着一个本子,脸上因为奔跑而红扑扑的。
王小小的心里咯噔一下,来了吗?
他这么快就意识到了?
她的秘密,五天就守不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