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深渊回响
第三十六章:深渊回响 (第2/2页)短暂的胜利并未带来轻松。温莎号像一头伤痕累累的老鲸,在-150米左右的深度,依靠着时好时坏、功率不足的艉部推进器,艰难地向东偏北方向挪动。速度慢得令人心焦,如同在粘稠的沥青中跋涉。
裴凡生如同雕塑般坐在控制台前,仅存的右眼死死盯住声纳屏幕和生物特征分析窗口。凝胶的作用让他左眼的剧痛大为缓解,视野中的猩红扭曲也基本消失,但持续的精神高度集中和压力,让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他必须争分夺秒:利用短暂的“安全”间隙,进一步优化“深渊驱散者”的核心算法,增加更多预设的生物特征库(尽管数据稀少),优化主动驱逐和被动探测的切换逻辑,同时还要监控潜艇自身脆弱的生命体征——反应堆冷却液压力、艇体应力、电池电量……
王飞翔也片刻不敢松懈。他负责监控艇体其他系统,尤其是那台被他们强行“续命”的反应堆和时灵时不灵的平衡系统。每一次异常的震动、每一次仪表的异常跳动,都让他心头一紧。他像个最警惕的猎犬,在狭窄的通道中巡查,用耳朵和手去感受艇体传来的每一声**,检查每一个可能出现泄漏的管道接口。
控制室内,只有仪表的滴答声、冷凝水的滴落声、以及两人压抑的呼吸声。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是煎熬。
“老裴,咱们现在像不像在阎王爷眼皮子底下偷渡?”王飞翔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干涩。
裴凡生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被声纳屏幕上突然出现的景象吸引了。被动扫描的扇形区域内,不再是空荡的黑暗。在扫描范围的边缘,出现了一片巨大、缓慢蠕动、散发着微弱但持续生物能量的……“森林”?
那不是真正的植物。屏幕上的轮廓显示,那是无数巨大的、形态如同扭曲珊瑚礁或巨型菌菇般的结构,从更深的海床上生长出来,高度甚至超过了温莎号目前的深度。它们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荧光般的粉紫色和墨绿色,在声波的回波中微微“摇曳”。分析窗口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匹配信息:“腐化珊瑚礁菌丛(次级耶梦加得菌株海洋变种)”,能量特征:低频共鸣,具有生物活性基质,可能具备感知与轻微攻击性。
“绕开……这片……区域……”裴凡生立刻做出判断。TAO的残缺数据提到过,这种菌丛会释放微弱的神经麻痹孢子,并且可能吸引依附其上的小型掠食者。更重要的是,它们庞大的体积会极大地干扰声纳探测,形成致命的盲区。
王飞翔立刻调整航向,温莎号庞大的身躯笨拙地向右转向。绕过这片诡异的“海底森林”花费了近一个小时。期间,裴凡生利用声纳的侧扫功能,看到那些巨大菌株的表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一些形态怪异、如同放大了数十倍的虱子般的小型甲壳生物在其中钻进钻出。
就在他们即将绕过这片菌丛边缘时,生物特征分析窗口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一个巨大的、能量信号极其强烈的光点,如同潜伏的幽灵,从菌丛下方的海沟阴影中猛然升起!它的轮廓在声纳图像上模糊不清,但速度极快,直扑温莎号艉部!
“巨螯螯蟹!是那玩意儿!”王飞翔看着分析窗口跳出的匹配信息(巨大双螯,低频能量核心)失声喊道。这怪物的体型比数据库里描述的还要大,能量读数也更高!
“锁定!预设频道……Gamma!低频……高功率脉冲!连续发射!”裴凡生语速极快,心脏狂跳。
王飞翔猛地按下激活键!
嗡——咚!嗡——咚!
艉部声纳阵列这次发出的不再是高频尖啸,而是如同战鼓擂动般的沉重低频脉冲!声波凝聚在60赫兹左右,带着强大的能量,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向冲来的巨影!
屏幕上,那庞大的“巨螯螯蟹”光点剧烈地震颤了一下!它高速冲刺的势头猛地一顿!紧接着,似乎极其痛苦地挥舞起那对巨大的螯螯钳!声纳捕捉到它坚硬甲壳内部传来的、如同共鸣般的剧烈回响!它庞大的身躯在原地疯狂地打转、挣扎,显然这种低频脉冲对它内部结构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干扰!
然而,Gamma频道的功率需求比Alpha更高!仅仅三、四次的沉重脉冲后,艉部声纳阵列发出了一声刺耳的爆鸣!“噼啪!”电火花在控制台的一个仪表上炸开!代表声纳功率输出的指针瞬间跌到谷底!
“超载了!阵列要撑不住了!”王飞翔脸色煞白。
“关闭!立刻!”裴凡生吼道。声纳阵列彻底瘫痪,被动扫描图像也瞬间消失!他们再次陷入了彻底的黑暗!
那巨大的“巨螯螯蟹”似乎也受到了重创,并未再次追击,而是缓缓沉回了海沟的阴影中。但危机并未解除。声纳的彻底瘫痪,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唯一的眼睛和耳朵。在这片危机四伏的腐化海域,他们成了真正的瞎子、聋子!
“妈的!怎么办?”王飞翔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裴凡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不能……停……必须……离开……这片区域……”他的目光扫过控制台,停留在深度计和航速表上。深度计读数:-168米。航速:可怜的3节。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
“关闭……主推进器……”裴凡生嘶声下令。
“什么?关了推进器?那我们不是等死?”王飞翔愕然。
“听……我说……”裴凡生指着深度计和艇体姿态仪,“下方……海床……有……大规模……热液……喷口……探测……到……上升……热流……利用……热流……推动……”
王飞翔瞬间明白了。潜艇下方存在着海底热泉活动,高温高压的热水从地壳裂缝喷出,形成向上的巨大推力。温莎号虽然受损严重,但耐压壳体在关键部位尚未破损(这是他们能潜到这里的唯一原因)。如果能精准地进入这股上升热流的范围,就有可能被它托着,像乘坐电梯一样,无声无息地向上、向东飘移一段距离!虽然方向无法精确控制,速度也慢,但这是无声无息脱离当前险境、同时让艉部声纳阵列有机会冷却修复的唯一办法!而且,热流活动区附近,由于高温和化学物质,通常大型生物较少。
“操!玩命啊!”王飞翔低吼一声,但手上动作不停。他小心翼翼地关闭了主推进器。温莎号庞大的身躯猛地一震,失去了动力,开始随着微弱的海流缓缓下沉。
裴凡生死死盯住深度计和温度传感器(艇壳外部的几个尚能工作)。深度在缓慢增加:-170米…-172米…温度传感器读数开始异常上升!
“就是现在!调整……艇身……姿态……进入……热流……核心!”裴凡生急促道。
王飞翔深吸一口气,如同操作一件价值连城的易碎品,极其轻微地调整着仅存的部分艉部平衡翼角度。艇身缓缓倾斜、旋转。深度计的下沉速度开始减缓……停止……然后,极其缓慢地……开始回升!同时,温度传感器的读数急剧攀升!
成功了!一股强大的、无形的力量托住了温莎号!他们如同被一只巨手托着,在绝对的黑暗中,向着未知的方向和深度,缓缓地、无声地飘去。艇内一片死寂,只有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和艇体因温度变化产生的细微“咔哒”声。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赌博,将命运完全交给了大自然的力量。
在绝对黑暗与无声的上升热流中飘流了不知多久。时间失去了意义,每一秒都像一小时那样漫长。王飞翔感觉自己像是在棺材里等待下葬,焦躁几乎要烧穿他的理智。他数次想重启引擎,都被裴凡生冰冷而坚定的眼神制止。
终于,温度传感器的读数开始缓慢下降,托举着艇身的力量也明显减弱了。深度计显示:-102米。
“热流……减弱……脱离……”裴凡生声音干涩。他一直在用艇内残存的惯性导航系统(精度极差)和通过计算时间、深度变化来大致估算位移。他们向东移动了大约十几海里,深度也上升了不少。
“该重启了!再这么飘下去老子要疯了!”王飞翔迫不及待。
“先……测试……声纳……”裴凡生更谨慎。
小心翼翼地重启艉部声纳阵列的被动监听功能。嗡鸣声再次响起,但比之前稳定了许多。屏幕上,扫描扇区缓缓展开。没有发现大型能量源!周围水域相对“干净”!
“冷却……有效!”王飞翔松了口气。
“启动……主推进器……低速……”裴凡生下令。温莎号再次发出低沉的轰鸣,开始依靠自身动力,在-100米左右的深度,继续向东航行。速度依旧缓慢,但方向明确。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成了与时间、艇况以及零星海洋畸变体骚扰的漫长拉锯战。“深渊驱散者”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凭借着裴凡生不断优化的算法和逐渐扩充(靠遭遇战积累)的生物特征库,他们成功用不同的声波频率驱散了几波小型裂齿鯊鯊群,吓退了一头试图靠近的巨型章鱼形态畸变体(利用其触手吸盘对特定中频声波的敏感),甚至巧妙地利用高频声波干扰了一群发出精神干扰次声波的“幽灵鳐”群,让它们陷入混乱。
每一次成功驱逐都伴随着对艉部声纳阵列的考验。它像一个带病工作的老战士,不断发出抗议的杂音和过载警报。王飞翔不得不多次暂停驱逐,让它冷却。裴凡生则抓住每一次间隙,争分夺秒地计算航向,修正因艇体受损和洋流影响而产生的偏差。
食物和水在急剧消耗。压缩饼干硬得硌牙,浑浊的过滤水带着铁锈味。疲劳如同跗骨之蛆,侵袭着两人的身体和意志。裴凡生左眼的伤口在凝胶作用下稳定愈合,但持续的用眼过度和精神高压,让他右眼也布满了血丝,视野边缘又开始出现模糊的光晕。王飞翔则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但眼中也布满了深重的疲惫。
深度计显示:-85米。
航速:稳定的5节(已经是受损状态下的极限)。
裴凡生看着平板电脑上显示的离线地图和坐标。他们已经持续航行了超过三十个小时,距离北美大陆架边缘的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线……很近了!根据EDC的情报,耶梦加得对海洋的信号干扰,其核心强度主要覆盖大陆架区域。理论上,越过那条线,干扰会显著减弱!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微光,开始闪烁。
“准备……启动……VLF……极低频……通讯……阵列……”裴凡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是他们此行的终极目标,也是“沉舟计划”的核心意义所在——将情报送出去!
温莎号潜艇装备的VLF(VeryLowFrequency,极低频)通讯系统,是末日环境下少数能穿透厚重海水层和强大电磁干扰、实现数千公里外通讯的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波长极长(可达数千公里)、穿透力极强的电磁波,虽然传输速率低得可怜(只能发送极短的编码信息),且需要庞大的地面或深海接收阵列配合,但在当前环境下,这是唯一的希望。
王飞翔立刻行动起来。启动VLF阵列需要巨大的电能,必须暂时关闭所有非必要系统,包括照明、空调、甚至部分维生系统的冗余设备。控制室瞬间陷入更深的昏暗,只有主控制台和VLF控制单元的屏幕还亮着。艇内温度迅速下降,呼吸在空气中凝成白雾。
裴凡生在VLF控制终端前坐下。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参数设置。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艰难而精准地敲击着,输入一组绝密的、只存在于“沉舟计划”核心档案中的通讯密钥。这是联系EDC山东深海接收阵列的唯一密码。
屏幕上跳出连接界面。代表信号强度的指针在“微弱”和“无”之间疯狂跳动。干扰依然存在,但似乎……比预想的要弱一些?
“输入……信息……”裴凡生低声道,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亲自在信息框内输入了那凝聚着无数牺牲和希望的简短电文:
SINKINGVESSELARRIVED.COORD:48.43N53.37W.REQUESTDRAGONPROTOCOL.
(沉舟已至。坐标:北纬48.43度,西经53.37度。请求火龙协议。)
每一个字母,都重若千钧。
“发送!”裴凡生嘶声下令,按下了那枚闪烁着红光的虚拟按钮。
嗡……!
艇体内部传来一阵低沉的、不同于引擎的嗡鸣共振。巨大的电能被注入VLF天线。控制台上,信号强度指针猛地向上跳动了一下,艰难地指向了“微弱但稳定”的区间!代表信息发送的进度条,如同蜗牛般,极其缓慢地开始向右移动!
1%…5%…10%……
时间仿佛凝固了。王飞翔屏住呼吸,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裴凡生仅存的右眼死死盯住进度条和信号强度指针,心脏如同战鼓般擂动。
30%…50%…70%……
就在进度条艰难地爬到85%,希望之光越来越亮时——
滋啦!
控制台的VLF主屏幕猛地一闪!画面瞬间被一片刺眼的雪花占据!信号强度指针如同断线的风筝,猛地坠落到零!
“操!怎么回事?!”王飞翔目眦欲裂,一拳砸在控制台上。
裴凡生心头猛地一沉!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被发现了?阵列过载?
然而,雪花并未持续。仅仅一秒后,屏幕上的雪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抹去。信号强度指针瞬间弹回,甚至比之前更稳定!但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却让裴凡生瞳孔骤缩!
那并非发送成功的确认信息,也并非EDC的回复!
在原本显示发送状态的位置,突兀地、毫无征兆地闪现过几行极其短暂、扭曲、如同信号被强行干扰后泄露的破碎字符:
...JadeCong...Stabl...Confirmed......Unkn...Source...
(……玉琮……稳定……确认……未知……来源……)
字符一闪即逝,快得如同幻觉!屏幕随即恢复了正常,显示信息发送进度:100%!发送成功!
紧接着,在通讯日志的角落,一条来自EDC山东深海接收阵列的、极其简短且严重延迟(显然经过重重中转和抗干扰处理)的自动回复终于跳出:
SIGNALRECEIVED.DRAGONPROTOCOLINITIATED.STANDBY.
(信号已接收。火龙协议已启动。待命。)
成功了?裴凡生和王飞翔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狂喜和一丝难以置信的茫然。那破碎的“玉琮”字符是什么?是干扰?它似乎……在关键时刻“稳定”了他们的信号?
狂喜尚未在心头完全绽放。
呜——!!!
艇艉的被动声纳阵列,在VLF通讯的巨大电磁脉冲干扰结束后,刚刚恢复工作几秒钟,便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凄厉到极点的警报!
屏幕上,代表声波扫描的扇形区域边缘,一个巨大到无法形容的阴影轮廓,缓缓显现出来!它并非从某个方向靠近,而是……从更深、更深的海渊中……垂直上浮!它的体积之大,几乎填满了整个最大范围的扫描扇区!能量读数高得让仪表指针瞬间打到了顶格!分析窗口一片混乱,最终只拼凑出一个令人灵魂冻结的模糊提示:“目标体积超出测量上限……生物能量特征:未知……威胁等级:终极……”
它仅仅显露出冰山一角——一条如同移动的山脉般巨大、缓慢摆动、覆盖着厚重、闪烁着幽暗金属光泽甲壳的……尾部轮廓?仅仅是这惊鸿一瞥带来的压迫感,就让控制室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深……海……”王飞翔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巨大的恐惧扼住了他的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