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穹顶暗流
第三十八章:穹顶暗流 (第1/2页)EDC北极总部——“北极星”穹顶基地内部,并非想象中末日堡垒的粗犷犷与压抑。医疗中心位于穹顶核心区域的下层,环境与外界冰天雪地截然不同。柔和的乳白色光线从天花板均匀洒落,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带着一丝淡淡的、类似臭氧和消毒水混合的洁净气息,温度恒定在舒适的22摄氏度。墙壁覆盖着吸音材料,隔绝了基地深处隐约传来的机械运转声。这里更像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未来医院,而非身处极地冰盖之下的避难所。
然而,对于刚刚从地狱边缘归来的裴凡生和王飞翔而言,这份洁净与宁静之下,潜藏着难以言喻的紧绷感。他们被分别安置在相邻的两间独立医疗舱内,接受着最严密的隔离观察和治疗。
王飞翔赤裸着上身,趴在医疗床上,古铜色的背部肌肉虬虬结贲贲张,却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伤疤。最醒目的,是左肩胛骨下方那道长达二十多厘米、如同暗红色蜈蚣般狰狞扭曲的新生疤痕。那是泥人爪风撕裂的恐怖伤口,在“北极星”医疗中心先进的生物再生凝胶和纳米修复技术作用下,已经奇迹般地愈合,肌肉组织重新连接,神经末梢恢复传导。但疤痕组织却呈现出一种异常的暗红色泽,边缘微微隆起,触感坚韧如同皮革,与周围健康的古铜色皮肤形成刺目的对比。
一名穿着无菌防护服、面容冷峻的医疗官(胸牌:Dr.ArisThorne)正用一支冰冷的、顶端闪烁着蓝光的扫描仪,仔细地检查着疤痕区域。仪器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在疤痕表面移动。
“疤痕组织增生指数偏高,但无活性感染迹象。”医疗官的声音透过面罩传出,带着电子合成的质感,“检测到微量‘腐城菌丝特异性蛋白’残留,浓度低于安全阈值,已失去活性。不会影响运动功能,但疤痕……会伴随你一生了。”他收起扫描仪,递给王飞翔一件柔软的、带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医疗背心,“穿上这个,可以缓解摩擦不适。体能恢复训练下午开始,在B7区模拟训练场。”
王飞翔活动了一下肩膀,感受着疤痕下肌肉牵拉的细微滞涩感,咧嘴一笑:“有疤才像个爷们!谢了,医生。”他套上背心,眼中闪烁着迫不及待的光芒。被困在潜艇和病床上这么久,他急需一场酣畅淋漓的训练来发泄积压的精力,更想看看这座号称人类最后堡垒之一的基地,究竟藏着什么真本事。
隔壁的医疗舱内,气氛更加凝重。
裴凡生安静地坐在一张可调节的医疗椅上,头上不再缠着绷带。左眼的位置,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生物活性聚合物薄膜,薄膜下方连接着一个精巧的、嵌入眼窝深处的银白色合金基座——那是EDC最尖端的神经接驳式义眼基座。手术很成功,坏死的组织被彻底清除,受损的视神经通过纳米级接口与基座连接。理论上,只要安装上匹配的义眼模块,他就能恢复视力。
然而,此刻,那覆盖着薄膜的左眼窝深处,并非一片黑暗。一股幽蓝色的、如同液态蓝宝石般的光芒,正从基座的核心处持续不断地散发出来!光芒并不刺眼,却异常稳定,在昏暗的医疗舱内清晰可见,尤其是当环境光线变暗时,这蓝光便如同鬼火般幽幽闪烁,映照着他苍白而平静的脸庞。
医疗主管Dr.LenaPetrova(一位身材高挑、金发盘起、眼神锐利如手术刀的女性)正站在他面前,手中拿着一块轻薄的光子平板,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生物数据图谱。她身后,两名助手操作着几台精密的检测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
“裴教授,”Dr.Petrova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手术很成功,神经接驳稳定率99.8%。但是……”她将平板转向裴凡生,屏幕上放大显示着几组高亮的数据,“我们在您的左眼视神经丛残留组织、以及基座接口周围的体液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一种变异的腐城真菌孢子。菌株代号:N-F7。”
屏幕上显示出放大的真菌孢子显微图像:一种形态扭曲、表面布满棘刺、内部闪烁着微弱荧光的暗绿色微生物。“N-F7是北美腐城菌毯特有的变种,具有极强的神经亲和性与潜伏性。它在手术过程中被激活,其代谢产物与您的神经电信号产生了某种未知的耦合效应,导致了这种……持续性的生物荧光现象。”她顿了顿,语气严肃,“目前来看,这种荧光本身并无直接危害,也不会影响义眼模块的最终安装和功能。但N-F7的潜伏风险未知,我们需要您继续隔离观察至少一周,并进行每日的抗真菌脉冲治疗和神经稳定性监测。”
裴凡生平静地看着屏幕上的图像和数据,仅存的右眼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他微微颔首:“明白了。听从医疗安排。”他的声音依旧有些嘶哑,但比之前好了许多。
Dr.Petrova似乎对他的配合很满意,点了点头:“很好。抗真菌剂和神经稳定剂会通过基座接口直接注入。有任何不适,立即按呼叫器。”她收起平板,带着助手离开了医疗舱。
舱门无声滑闭。柔和的灯光下,只剩下裴凡生和他左眼窝中那幽幽的蓝光。
他缓缓抬起手,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那台屏幕碎裂、但核心功能尚存的战术平板。平板在进入基地时经过了严格的安检,但裴凡生利用“沉舟计划”硬盘中的高权限指令,保留了对核心计算模块和部分离线数据库的访问权限。他启动平板,调出一个极其隐蔽的自检程序——这是他利用在潜艇上修复声纳系统的间隙,结合TAO数据库碎片和EDC部分公开生物图谱,自行编写的生物能量特征分析模块。
他将平板靠近自己的左眼,启动扫描。一道肉眼不可见的微光扫过蓝光区域。屏幕上,数据流飞速滚动。几秒钟后,结果弹出:
扫描目标:左眼窝异常生物辐射源
能量特征分析:
-频谱峰值:478nm(可见蓝光波段)
-能量强度:稳定,无衰减波动
-辐射模式:非热辐射,具有量子相干性特征
-关联性比对:
-腐城真菌N-F7代谢产物:匹配度<5%(微弱荧光反应,非主因)
-耶梦加得“厨房”生物兵器能量特征:匹配度12%(微弱关联)
-未知高维能量残余(数据库无记录):匹配度83%(主成分)
-次级特征匹配:玉琮能量波动(文档7记录残片),相似度71%
结论:异常蓝光主要成分为未知高维能量残余,与腐城真菌关联性低。能量性质稳定,暂无扩散或侵蚀迹象。
未知高维能量残余……玉琮能量波动……裴凡生看着屏幕上的结论,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Dr.Petrova的诊断,是基于EDC现有的、被腐城灾难和耶梦加得渗透严重干扰的生物数据库。而他掌握的情报碎片,却触及了更深层、更古老的秘密。这蓝光,并非感染,而是……某种烙印?或者说,是那个白袍人留下的……印记?
他收起平板,左眼的蓝光在昏暗的光线下幽幽闪烁,如同深邃海洋中指引航路的、神秘的灯塔。
隔离观察的日子枯燥而漫长。每日的脉冲治疗带来一阵阵轻微的神经麻痹感,监测仪器不间断地记录着他的生命体征和神经活动。裴凡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医疗中心权限内允许访问的EDC内部简报和科研摘要,试图拼凑出北极总部乃至全球的最新态势。简报内容大多语焉不详,充斥着“局势稳定”、“研究突破”、“局部可控”之类的官方辞令,但字里行间透出的紧张和资源匮乏却无法掩盖。
第三天深夜,医疗舱内灯光调至最低的睡眠模式。裴凡生靠在床头,闭目养神。左眼窝的蓝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如同镶嵌在脸上的幽蓝宝石。一丝若有若无的、源自凝胶残留的轻微抽痛,如同细小的电流,不时刺激着他的神经。
他下意识地睁开右眼,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对面光洁的合金舱壁。就在视线掠过墙壁的瞬间,左眼窝的蓝光毫无征兆地猛地一亮!亮度瞬间提升了数倍!一股冰冷的、如同实质般的能量流瞬间涌入他的视觉神经!
下一秒,裴凡生浑身剧震!他“看”到了!
不再是光洁的合金墙壁!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那层厚重的金属!隔壁医疗舱的景象,如同褪去了面纱般,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他甚至能看到隔壁那位正在值夜班的年轻护士,她正背对着他,低头操作着一台闪烁着数据的医疗终端!终端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她防护服肩章上的编号、甚至她耳后一缕散落的金发……都清晰得如同近在咫尺!
透视?!
巨大的震惊瞬间攫住了裴凡生!然而,这震惊只持续了不到一秒!一股难以形容的、如同烧红的钢针狠狠刺入大脑深处的剧痛猛地爆发!左眼窝的蓝光剧烈地闪烁、明灭!视野瞬间被翻腾的猩红血光吞噬!剧痛让他眼前一黑,闷哼一声,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栽倒!一股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左脸颊流下——是血!左眼窝的薄膜下,毛细血管在巨大的能量冲击下爆裂了!
“呃啊……”裴凡生死死捂住左眼,蜷缩在床上,身体因剧痛而剧烈颤抖。冷汗瞬间浸透了病号服。那恐怖的剧痛如同跗骨之蛆蛆,持续不断地撕扯着他的神经,过了足足几分钟才缓缓消退。视野中的猩红逐渐褪去,只剩下左眼窝那幽幽的蓝光依旧在黑暗中闪烁,仿佛刚才那惊鸿一瞥的透视能力只是一场幻觉。
但脸颊上温热的血迹和残留的剧痛,提醒着他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这蓝光赋予了他不可思议的能力,却也伴随着可怕的代价!它无法控制,如同潘多拉魔盒,打开即带来痛苦。
第二天清晨,当医疗官例行检查时,发现了裴凡生左眼渗血的情况。Dr.Petrova亲自赶来,检查后眉头紧锁:“神经应激反应加剧。N-F7的潜伏性比预想的更麻烦。需要加强神经抑制剂的剂量。”她并未怀疑其他。
然而,就在当天深夜,当医疗舱再次陷入昏暗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裴凡生的医疗舱外。舱门无声滑开。
是冰雕。
他依旧穿着那身雪地迷彩作战服,但未戴头盔,灰蓝色的眼眸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寒星。他看了一眼裴凡生左眼窝那幽幽的蓝光,又扫过他脸颊上残留的、淡淡的血痕,眼神锐利如刀。
“昨晚,基地的‘深渊之眼’被动防御阵列,在医疗中心区域捕捉到一次异常的、高强度的生物能量辐射脉冲。”冰雕的声音低沉,没有任何寒暄,直奔主题,“峰值能量读数短暂突破了三级警戒阈值,触发了一次虚警。辐射源定位……就在这个房间。”
裴凡生心中一凛。基地的监控系统竟然如此敏锐!
“虽然系统最终判定为误报(归因于你体内的N-F7真菌活性波动),”冰雕的目光落在裴凡生的左眼上,带着一丝探究,“但我不认为是误报。裴教授,你的眼睛……不仅仅是感染那么简单,对吗?”
裴凡生沉默了几秒,没有否认,也没有解释。他迎着冰雕的目光,平静地问道:“你想说什么?”
冰雕从战术腰带的侧袋中取出一个巴掌大小、通体哑光黑色、造型简洁的金属颈环。颈环内侧镶嵌着细密的柔性电极和微型散热鳍片。
“这是‘神经抑制颈环’,北极总部‘寂静岭’项目的原型产品之一。”冰雕将颈环递给裴凡生,“它能产生一个低强度的、定向的神经干扰场,压制特定频段的生物能量外泄。戴上它,能帮你……‘关掉’那盏灯。”他指了指裴凡生左眼的蓝光,“至少在公共场合和关键区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审查。基地里……眼睛很多。”
裴凡生接过冰冷的颈环,入手沉甸甸的。他立刻明白了冰雕的用意。这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一种保护,一种默契。冰雕显然知道这蓝光并非简单的真菌感染,但他选择了提供帮助,而非上报。
“谢谢。”裴凡生低声道,将颈环套在了脖子上。一阵极其轻微的、如同静电般的麻痒感传来,随即,左眼窝那幽幽的蓝光,如同被无形的帷幕遮挡,瞬间黯淡下去,直至完全消失!同时,一种微弱的、持续不断的低频嗡鸣感在颅骨内回荡,仿佛给躁动的能量套上了一层枷锁。
“副作用是轻微的神经抑制感和偶尔的耳鸣,适应就好。”冰雕看着蓝光消失,点了点头,“记住,在基地里,尤其是在‘那些人’面前,保持低调。你的价值,不在于展示特殊能力,而在于你脑子里的情报。”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医疗舱的监控探头方向,随即转身离开,舱门无声关闭。
裴凡生抚摸着冰冷的颈环,感受着颅内的嗡鸣。冰雕的警告和帮助,让他对这位前龙骑兵团长的信任又增加了一分,但也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这座看似安全的北极堡垒内部,暗流汹涌。
隔离观察的第五天,裴凡生左眼的渗血和剧痛在加强版神经抑制剂和颈环的双重作用下,基本得到控制。Dr.Petrova终于松口,在严格监控下,批准了他使用基地量子通讯阵列的申请。理由是:向山东总部汇报关键情报,并接收下一步指令。
在两名全副武装的特勤队员“护送”下,裴凡生穿过医疗中心洁净的走廊,乘坐高速电梯下降至基地更深层。电梯门打开,眼前是一条宽阔、光线冷冽的合金通道。通道两侧是厚重的防爆门,门上标注着“量子通讯中心”、“高能物理实验室”、“战略数据库”等字样。空气中弥漫着臭氧和低温冷却液的味道。
量子通讯中心入口,一名身着EDC北极总部安全局制服、表情严肃、眼神中带着审视的中年军官拦住了他们。“裴凡生教授,根据医疗中心报告,您的N-F7真菌感染尚未完全净化,存在生物污染风险。按照基地安全条例,您无权进入A级洁净通讯区域。”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最高指挥特许令。”一个冰冷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冰雕大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个闪烁着幽蓝光芒的全息指令牌,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授权信息。“裴教授的情报优先级为SS级,通讯请求由最高指挥直接批准。让开,中尉。”
安全官看着冰雕手中的指令牌,又看了看冰雕那双冰冷的灰蓝色眼眸,脸色变了变,最终还是侧身让开,挥手示意守卫打开厚重的防爆门。
通讯中心内部空间巨大,温度明显更低。中心位置矗立着一个直径超过五米的环形结构,由无数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晶体管道和复杂的超导线圈构成,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鸣声。这就是EDC北极总部的核心之一——量子通讯阵列“信标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