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抓猪
第五十九章 抓猪 (第1/2页)猪圈的位置和面积既然已经确定了,饲养员也已经就位,大家该动的就得动了起来。
全村男女老少齐齐出动,没半个月,大大小小的猪圈就都修了起来。
还不等猪圈完全晾干,宋大邦就迫不及待的请来了领导视察。
社长高季宇带队,张尚文领路,在确定宋家村达到了一家一猪圈的标准后,还真就运来了一大批小猪仔。
小猪仔运过来的时候,宋家村的社员们悬着的心才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这批小猪仔既不是饲养周期较长的本土黑猪,也不是适应能力差、肉质口感一般大白猪,而是外来的良种公猪和本地母猪的杂交出来的新品种,兼具耐粗饲、肉质优和生长快的特点。
和这一批小猪仔一起来的,还有公社的宣传员。
在社员们把小猪仔送进大猪圈圈养起来的时候,宣传员却忙着在宋家村大大小小的猪圈墙上刷标语。
等“大搞养猪积肥,增加粮食产量“、“发展养猪事业,壮大集体经济“、“全民动员,大养其猪“、“养猪积肥,支援国家建设“、“猪多、肥多、庄稼好“等标语都上了墙,宣传员这才心满意足的跟着车回到了公社。
宣传员一走,高巧春就来到了宋大邦家,张口就要玉米碴子和麸皮,说这有这两样才能保证小猪仔的存活率。
看着刚满月的小猪仔,再看看高巧春,宋大邦的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可自己选的饲养员,宋大邦能怎么办?
当然是,认咯!
反正,高巧春要的玉米碴子和麸皮走公账,又不用他私人掏一分钱。
虽然高巧春的人品不咋地,但喂猪的本事还是有的。
不过几天,她手里的小猪仔就被喂得白白胖胖。
宋大邦看了看那群小猪仔,再盘算了一下送到高巧春那里的玉米碴子和麸皮,心头一痛。
小猪仔刚满月,宋大邦立刻当即张罗着各家各户前去抓猪。
听说小猪仔要“出槽“,各家各户的当家人连忙放下手里的话,就往大猪圈赶。
生怕健康强壮机灵大小适中的被别人挑了去,只能被迫选那些个别人挑剩的。
就算是宋大志和宋苗,也都心存了那么一份侥幸。
不过,“出槽”之前,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劁猪。
除却高巧春留下的两头母猪和一头公猪留作种猪,其他的小猪仔都得吃上那么一刀。
没办法,猪不劁不胖,猪不劁心不静。
不劁的猪,吃的食物并不会转化为膘,而是成为了繁殖所必须积攒精力和活力,胖不起来。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猪也不例外。
不劁的公猪瘦长,母猪婀娜,整天为吸引异性而躁动不安,跳圈之事时有发生。
劁了就不一样了,春天心不动,夏天胸不躁,秋天意悠扬,冬日等太阳……
总之,猪,必须劁。
而十里八村,只有一个人有这个手艺。那就是高巧春她爹,猪儿医生高胖娃。
高胖娃这们手艺那叫一绝,无论猪羊驴马大小公母,那绝对是“一刀切”,绝无后患。
十里八村的狗看到他,不仅不会咬,还会默默的夹紧了自己的尾巴。
宋家村这群小猪仔,自然也是请他操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