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载入史册的一日
第135章 载入史册的一日 (第1/2页)如今科举当道,科举之中,当权者又尤其看重儒家学说,这就导致,尊儒术者众多。
但对古人而言,他们所追随的思想,和自己的信仰也差不多,姜芜为何对苏拾卷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便是因为她所不理解的,文人风骨。
这些人遵循自己的理想,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道路。
所以,谢明朔这一招实在是很高。
大宣不过建朝三载,不认同者不在少数,毕竟忠君二字,实在是让谢明朔这个皇帝可叹又无奈,身为帝王,自然是希望这天下所有人都能忠君才好,可却又觉得无奈,前朝末期,虽然战乱不断,天下纷扰,可皇帝,总归还是活着的。
有些时候,这些文人也迂腐的让他憋闷。
而这一次,因着神女之故,谢明朔可是切实的赢了一把,与其让这些人都盯着他这个皇帝不放,反正都是要写文章,那就不要都来给他写了,去辩,去论吧。
文人难道就没有弱点吗?
不,他们也是有的。
谢明朔甚至都没有昭告天下,只是起建学宫这件事,还是将无数隐匿在世间的,百家学说的继承人,引诱到了京城来。
毕竟,曾经的稷下学宫,对现在的诸子百家来说,更像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不可追溯。
但现在,重启学宫,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或许只是一场讲学,便可传遍大江南北,让他们所尊崇的学说,重新兴盛。
只可惜,这大宣学宫的第一次开讲,依旧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苏拾卷。
“他们难道就没有反对,没有人去争取吗?”姜芜坐在马车里,翻看着最近京中的消息。
“自然是有的,不过实在是掀不起什么波澜,更何况,皇帝也倾向于让苏拾卷来做这个开讲人啊。”
“谢明朔什么时候,这么看重苏拾卷了?”
她能感觉出来,相比起儒家和法家来说,谢明朔现在更看重墨家,埋头做事,对谢明朔而言,光是那几个农具,便比任何学说都能稳固大宣的江山。
而且之前,谢明朔隐隐觉得,神女似乎也更喜欢墨家的思想。
不过,墨家实在是衰微了许多年,只学说之上,还是难以抗衡,谢明朔建造学宫,可不是为了在改变儒家独大的局面之后,再弄出一个墨家独大的结果。
而且,苏拾卷现在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儒家。
谢明朔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姜芜隐隐有所猜测。
“宿主,那我们要做什么?”
“什么都不做。”马车逐渐停下,“我是攻略者,攻略目标之间的博弈,我为什么要掺和?”
学宫不同于其他地方,建成的那一日,在文人的心中,地位便是与众不同的,甚至就连谢明朔案头都多出了几张请假的折子,谢明朔今日干脆便休沐一日,他也换了一身便装,打算去看个热闹。
学宫前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这道路之上,是没有车驾走过去的,便是谢明朔也不例外,最后还是步行进来的。
除了一辆马车,门口没有人去拦,也没有人敢拦,这条路倒也算不得太长,不过今日人头攒动,那一辆马车便显得尤其引人注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