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破冰:中南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二)
第166章 破冰:中南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二) (第1/2页)先生看见顾维钧后,紧紧握着顾维钧的手,微笑道:“顾大使,许久不见。”
“见到你容光焕发的样子,我就放心了!”
顾维钧也紧紧握着先生的手,说道:“没想到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后,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顾维钧对先生很有好感,特别是听完这次亚非会议上先生的发言,对先生的求同存异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感兴趣,先生为中原的外交奠定了新的基础。
顾维钧认为先生的外交风格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职业外交家的典范。
顾维钧说道:“若能早一点与先生合作,说不定中原的外交事业可能会更顺利。”
先生大笑着说道:“顾大使现在也可以和我合作,中原始终是顾大使的故乡。”
他对顾维钧这位近代中原第一位职业外交官很是佩服。顾维钧的外交生涯贯穿了中原近代外交的转型期,他以公理争强权的理念,如巴黎和会拒签、华盛顿会议解决山东问题都为中原的外交积累了宝贵经验。
而且顾维钧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立场,可以看出他对中原国家利益的重视。
1945年,鹰酱、毛熊、英国、中原、法国五国在旧金山召开战后会议,筹备成立联合国。
当时,先生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于是先生率代表团希望参加这场会议,但是被国民政府拒绝了。
顾维钧作为国民政府代表团的核心成员,时任驻英大使。他认为中原代表团应包含各党派,以显示政治开明,并向国民政府反复游说。
最终,国民政府在鹰酱的电报压力下,同意他们参加会议。
顾维钧提出的代表团各代表享有同等待遇、重大问题集体商议等原则,得到包括他在内的全体代表的认可。
先生觉得顾维钧虽然服务于旧政府,但始终保持职业操守,为中原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顾维钧拒绝道:“我已经担任南华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一职,就不麻烦先生你了。”
“不过,中原是我的故乡,是我奋斗了半辈子的祖国。”
“先生如果有什么困难,作为华人,我会出一份力的。”
先生赞同说道:“同为华人,就应该互帮互助。”
“坠机一事,很感谢南华政府的帮助,幸存的同志都被你们救活了,真的非常感谢!”
“应该的!”
先生继续说道:“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意外,从而引起我们两个国家不必要的冲突。”
“南华共和国和我们有必要多多交流沟通。”
顾维钧向先生示意继续,如果先生说两国建交互设大使馆这件事,顾维钧觉得这次会谈就可能谈不出什么结果。
“顾大使知道中日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这件事吗?中日民间贸易协定签订后,我们和日本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已经持续五年了。”
“虽然其中有些很多波折,但是民间贸易并没有彻底中断。”
“南华也可以和日本一样,双方在边境开放一个关口或者设立一个港口,专门用于双方进行民间的交流和贸易。”
“南华共和国的人民也有很多亲人在中原,他们寄回来的外汇在中原根本无法使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双方一起解决。”
“我们双方还可以进行中南文化交流,比如共同研究简化字。”
顾维钧听完后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可行。
“详细说说,中日民间贸易协议这件事。”
随后先生详细的向顾维钧说起中日民间贸易这件事,并希望解决南华和他们在边境紧张对峙的问题。
1952年6月,中原的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促会)与日本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三位国会议员签署贸易协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