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四十二章 刀耕火种

第四十二章 刀耕火种

第四十二章 刀耕火种 (第2/2页)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丘陵多平原少,适合耕种的土地稀缺,必须反复利用。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刀耕火种粮食产量低,有“种一偏坡,收一萝萝”的说法,亩产只有一百斤左右,太不划算。
  
  但一些东南亚及南美洲的原始部落或经济落后地区到21世纪还在使用这种方式。
  
  为了赚取钱财,他们不惜采伐广袤的亚马逊雨林,将那些珍奇植物烧死,破坏濒危动物的栖息地,种植橡胶树或烟草。
  
  早期国内也有砍伐树木扩展耕地的行为。
  
  后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曾进行了持续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加退耕还林,将山林又还给了野生动物。
  
  对于刀耕火种这种落后不科学的耕种方式,教材上的观点是不提倡,考试中有关环境保护以及刀耕火种的弊端的试题也常常出现。
  
  那一张张焚毁的雨林图和冒着黑烟的树木照片实在触目惊心,正因如此,陈舟才对刀耕火种的印象如此深刻。
  
  风水轮流转。
  
  当年在课堂上批评这种行为,在试卷上阐述弊端时,陈舟可没想过有一天他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开垦土地。
  
  但与原始部族不同,他种下第一茬粮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留种,而不是为了食用。
  
  开垦出的土地也不会一直被消耗肥力。
  
  没有适用于轮耕的豆类,他可以选择堆肥,也可以选择种一季撂荒两季,让土地自己恢复。
  
  1月1日下午,陈舟挑选了一块合适的土地。
  
  这片土地位于洞窟门口的平台下方,上面除了矮草灌木还有之前砍伐木柴剩下的树根,正符合刀耕火种的条件。
  
  而且这片土地位于阴坡,距离洞窟和山涧源头都不远。
  
  这里阳光不毒辣,可以避免脆弱的幼苗被晒死。
  
  拎水浇灌或是除草,观察庄稼状态也比较方便。
  
  1月2日,耕种大业正式动工。
  
  他用了一整天时间清理掉土地上的杂草和灌木,并刨出了较小的树根,留待焚烧。
  
  1月3日到1月5日,他开始沿着目标耕地的四周挖防火沟。
  
  北方气候干燥,春秋季节或清明中秋等节气森林极易起火。
  
  尤其是87年兴安岭大火,烧了整整28天,调用了几万人持续救火才扑灭,震惊全国。
  
  受此事件影响,陈舟家乡从小学开始就有半学期一次的防火教育,不仅进行火灾演习,还有灭火器使用,防火沟挖掘等教学。
  
  深知森林大火一旦蔓延起来有多可怕,陈舟的防火沟挖得很仔细,不敢有丝毫大意。
  
  整块用于耕种的土地长30米,宽50米左右,大约两亩多地,用来种麻袋里的那些种子绰绰有余。
  
  点火之前,陈舟先用铁树做了两个木锹和两个木耙子,留待日后使用——自从获得两把利斧,他日常制造工具基本没用过其它木材。
  
  就连那日钓鱼用的鱼竿都是铁木制造的,主打一个阔绰。
  
  如果不是铁树林规模太小,他甚至想完全用铁木建造一所木屋。
  
  1月9日,防火沟挖掘完毕,野草和细灌木枝也已晾晒得足够干燥,几乎无风,陈舟点起了火。
  
  火镰诞下的小小火苗看起来异常脆弱,它从耕地一角开始成长,啃噬着燃料,迅速壮大。
  
  当火势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它蔓延的速度便超出了人类的认知。
  
  仿佛只在呼吸之间,它就奔出老远,转眼就从土地一端冲向另一端。
  
  头一次放这么大的火,陈舟心情难免有些紧张,很担心周边防火沟无法控制火势。
  
  站在山下,他拿着木锹,不时跑动,观察着火焰的动向,以便于及时掩土灭火。
  
  好在天气不错,没有莫名其妙地刮起大风,焚烧杂草过程中一切顺利。
  
  失去燃料后,火势迅速消减,并渐渐熄灭。
  
  原本留有几分绿意的草地变得漆黑一片。
  
  炎热,干燥,充满毁灭的气息。
  
  燃尽的灰烬中仍有余火,陈舟耐心看护到天黑。
  
  傍黑天,稍微起风,将一些焦黑的细枝吹飞,越过了防火沟,吓得他心惊胆战,赶忙拦截,挖土掩盖,生怕引起森林大火。
  
  担惊受怕一下午,盯到日落风停,吃过晚饭,陈舟还在平台上看护了一段时间。
  
  或许是他小题大做,或许是岛屿湿度高,直到睡前,熄灭的荒地都没能死灰复燃,哪怕一个小火苗都没烧起来。
  
  当然,对于陈舟来说,荒地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1月10日,他起了个大早,找出那些装有稻谷和麦子的麻袋,将饱满的种子全部挑选出来,准备种植。
  
  走下平台,来到不远处的荒地中,小心地试了试灰烬的温度,确定它们已经凉透。
  
  陈舟拎来水桶,拿起木锹和耙子,开始归整土地。
  
  焚烧过的土壤只有表层变得柔软,其实远不如爬犁深耕效果好。往下挖不时能挖到小块石头或是死树根。
  
  这些硬物都会影响庄稼的生长,必须将其清理出田地。
  
  阴坡土地较少受到风雨侵蚀,土壤还算厚实,比陈舟老家的山坡地软和多了,即使用没有镶嵌金属的木锹工作,进度也不慢。
  
  到底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已经很久没接触农活,一拿起锨,他很快就找回了感觉。
  
  边翻地边挑石头树根,同时特意挖出垄和沟,将草木灰和土壤混合在一起。
  
  漆黑的土地逐渐变得垄沟分明,有了几分农田的模样。
  
  估摸所有种子加在一起都不够种满这两亩多地,陈舟只翻出四条垄便放下了木锹。
  
  取出装有精选种子的小木盒,把水桶拎到一旁,他开始挨个种植。
  
  陈舟老家的大规模作物通常是玉米、谷子、黍子和葵花,基本不种植稻谷和麦子。
  
  对于这两种陌生作物的间距和特性,他并不清楚,只能凭着感觉尽量隔远一点种,然后覆土浇水。
  
  鲁滨逊随手一倒都能发芽,他这样精心栽培,要是失败,那就只能说时运不济了。
  
  出于对自己耕种技术的不自信,陈舟并没有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种下两条垄的稻谷和两条垄的麦子后,他将剩下的种子都收了起来,准备等到第一批肥料沤成后种在更优良的土地上,以免孤注一掷后满盘皆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