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少年英雄,公安局长 第十三章 带功到任,带伤上岗
第一卷少年英雄,公安局长 第十三章 带功到任,带伤上岗 (第1/2页)1983年6月24日,在县劳动人事副局长荀想涛、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赵怀阔的陪同下,李峰同志正式就任商阳市公安局锦安分局双槐镇派出所所长。
这个时间,距离李峰入院仅仅过去了三天,按理来说,他这种伤势养个十天半个月不过分,乡镇的医疗条件也一般,若用后世的眼光看,所谓的镇医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型卫生所而已,但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峰却恢复得很好,用照顾他的那位护士的话来说,那就是“李所你这身体,简直就是个奇迹”。
当然,全部康复是不可能的,但最要紧的手掌心伤口已经拆了线,不影响正常生活了。
先是带功到任,现在又带伤上岗,坊间由此产生了两派传言,说李峰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下战场,爱岗敬业模范的有之,说他是官迷,断了骨头都要把权力握在手中,死牛不丢草的,也有之。
但总体来说,还是第一种声音占了上风。
谁让李峰还没上任,就立下了这么大一件功劳呢。
面对五名持枪歹徒,敢带头冲锋陷阵,最终的结果还是这般圆满,生擒五名犯罪嫌疑人不说,中巴车上二十二名乘客也全部获救,最严重的,也就是落下了个轻伤而已。
这样的经历,对于任何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奋战的同志来说都堪称传奇,甚至是到了不亲眼目睹都不太愿意相信的地步。
但若说是发生在李峰这样一位战斗英雄的身上,似乎,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与连天炮火都没能奈李峰如何,两者相较起来,生擒五名持枪劫匪,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出院当天,也是李峰就任的当天,双槐派出所召开了新所长到任的见面会。
见面会上,包括李峰在内,双槐派出所目前在编的十五名干警全数到齐(原本十三人,李峰与陆七加入后扩充至十五人),这也得益于目前警力不足,在编人数不多,才让这次双槐所的全体亮相没那么兴师动众。
荀想涛和赵怀阔也参加了这次见面会,他们俩本来已经回了县城,是李峰出院之前特地让陆七去通知了他们,而不管是县劳动人事局还是县公安局也都批准他们二人出这趟公差,本来的安排就是他们二人陪同李峰上任,现在只是中间出了些波折而已。
看着坐在首位的李峰,荀想涛心里还真有些复杂,说不上来是个什么滋味儿。
之前,李峰不知道从哪里拿住了他的把柄,虽然没有挑明,给彼此都留了面子,但荀想涛心里,肯定还是有些不痛快。
但现在,经过劫车一案,荀想涛算是受了李峰的恩惠,事后表彰,他肯定也是跟着沾光,尤其是在劳动人事局里面,他的这份功劳显得格外特殊,其他劳动人事局的干部可没机会亲身参与公安一线战斗,今年年底局里面评优评先进,肯定是有他的一份。
至于赵怀阔,李峰住院的这几天,他已经是在县城和双槐镇之间跑了两个来回了,在李峰住院的当晚,他就回到县城将关于劫车案一事连夜向魏垣做了口头报告。
魏垣听了报告之后立即作出了部署,从县刑侦队、治安巡逻队抽调人手赶赴双槐,会同双槐派出所一起调查这起劫车案,他本人则是当即就向县委、县政府、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做了紧急汇报。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管理和法律体系尚在逐步完善,这等极其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肯定会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等调查结果出来,书面报告形成后,肯定是要再向上级做正式汇报的,而对李峰等人的嘉奖也要经过上级研究后,才会正式下达。
赵怀阔这位县局办公室主任,魏垣局长的“秘书”,早就把原先对李峰的成见抛到了九霄云外,甚至,对李峰的看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遇见作案现场是运气,但后续抓捕劫匪解救人质,那就是实打实的真本事了。
这次赵怀阔配合李峰行动,一个个人三等功肯定是跑不了的,而办公室主任荣获个人三等功,放在省里只怕也是独一份,毕竟,办公室主任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们几乎没有上一线的机会,这份功劳,对赵怀阔的个人发展肯定是大有助益。
赵怀阔现在甚至都有些期待,这名从部队走出来的战斗英雄,在正式上任后又会做出一番怎样的成绩。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李峰这才刚到任,所里的人都没认全呢,这火,应该不可能烧得起来吧?至少,在今天这个会上应该是烧不大起来。
双槐所的民警们大都对这位新到任的所长抱有几分好奇,好奇这位转业归来的战斗英雄到底是不是生了三头六臂,要不然怎么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