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缘由
第十九章 缘由 (第2/2页)其实江云堂也没什么见识,清算是清算了很多人。但主要是剥削劳动人民的地主,商人也只是清算那些为了挣钱在当年没有底线跟鬼子合作的人。
在抗日期间,援助过国军打鬼子的,那也是为国家出了一份力。并不算是清算范围内的,不过打退鬼子后,还跟国军站一阵营的倒是有不少人被清算。
可当年很多有实力跟国军一起的人,跟老蒋一起逃到湾岛去了。
江成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布商,钱是挣了一些,但跟一些真正有钱的人比根本不算什么。而且江成的父亲那时候只是想为抗日出力,并没有说非要支持国军。
鬼子被打退后,江成的父亲也只是安心的做生意。不过当时他父亲还真是希望国军打赢,因为毕竟当年捐的东西是捐给了国军,还有捐赠的收条呢。国军打赢了,不是还有一份功劳嘛。
后面的情况就不用说了,江成的父亲自己有些害怕,才离开国内的。可其实解放后,商人一样可以做生意,不过留下来的大部分是红商。
只是上一年开始,商人不允许做生意了。但可以投资,国内要发展,也需要银钱。
很多项目都允许商人投资,像四九城的轧钢厂,那么大的万人工厂,一些商人都有股份呢。
如今都讲究合营,接受管控,这样物价就不会乱。
江云堂是没看清楚里面的弯弯道道,以为商人也是被清算范围内的人。那么帮老大家养着江燕就没有必要了,自家的姑娘都有点觉得是赔钱货,何况不是自家的。
兄弟家的女儿又怎么样,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要是当年江成的父亲不是对江云堂好,每年分的钱比打工的强多了,会那么奉承老大一家嘛。去外地进货进原料什么的,都会带点吃食回来,还不是讨好江成家。
江云中就没有江云堂那么精,或者说一些心思都花在女人身上去了。觉得大哥发达了,兄弟之间就应该照顾,他反而是把江成的父亲当真正依靠的人。
因为江云中犯事了,第一个想法就是大哥应该能给他兜底。犯事也有分寸,调戏女人也是讲究你情我愿,也没干其他伤天害理犯法的事情。
所以最不希望江成父亲出事的是江云中,江成的父母带着江成跑去国外了,他跟着谁去吃香的喝辣的去。
江云堂这个当叔的在江燕十六岁就把她嫁了不算什么,因为在农村也有不少就是十六岁左右出嫁的,关键是嫁给了一个二十六岁带娃的男人。
江成听到江燕的遭遇后,气的真想当场发飙。来找江燕的时候,他还觉得三叔真不错呢,给妹妹物色了一个城里的对象,嫁到城里了。
“走,带着孩子跟哥走。当个屁的后娘呀,以前我们家里的大院子,街道办还给我了。在院子里,我现在有三间房,床和衣柜桌子椅子都有。我住一间房就够了,另外两间给你和孩子住。”江成气愤的说道。
十六岁就给人家当后娘,现在江燕也不过二十二岁。这大冷天,穿着件到处是补丁的棉袄,江成看的有点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