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上将的看法
第六十四章 上将的看法 (第1/2页)阿兰愕然,他不知道科曼脑子里面想的是什么,不过还是道,“是不是夸大了,公民一直以自由平等博爱为自豪。”
“概念谁不会提呢?你去莫斯科,那理论都是一套一套的。”科曼大嘴一咧道,“主体民族没有价值,听我的不用管他们怎么想就对了。”
主体民族确实没有统战价值,人口这么多惠科曼也惠不起,就算是惠了人家也认为自己应得的,这怎么办?
不然的话,世界主流国家也不会都或多或少的偏向少数族裔了,美国政府不知道放纵零元购恶心白人红脖子?
苏联政府不知道长期倾斜少数民族,会导致斯拉夫人不满?
谁也不蠢,不论是是美国还是苏联当然都知道,但因为客观原因就只能这么做。
因为很多问题都是建国自带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么一直遗留下来,解决起来就不容易了,别说是美苏,人口占据绝对优势也不行。
科曼如果用东方大国举例的话,那么除了住在青藏高原的民族之外,剩下五十五个全都是没有真正的统战价值的。但住在青藏高原的民族确实有,财政补助,教育倾斜都存在,谁要不服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基因突变,带着高原基因去住。
至于剩下的么?有些优惠都是附带的,并不是这个民族真正具有被统战的价值,高原民族那是真的。
法国如果真的要吞并阿尔及利亚,法国本土的所谓法兰西民族不做出牺牲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对阿尔及利亚人动粗,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当兵才能镇压呢?
所以不管是怀柔政策还是暴力镇压,本土的法国人都要牺牲,要么拿钱要么当兵。
现在科曼就觉得,一战之后的帝俄移民比法国人有价值,但这个价值仅限于这一次的战争,对德国掠夺的时间段。
碰上苏联红军的话,科曼可不认为西线这群好几个月战线一动不动的军队,能和对方武斗。
帝俄移民能够帮助法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战后帝俄移民的统战价值自动消失,说白了帝俄移民也不具备真正的统战价值,只不过现在科曼正好觉得有用,就对寥寥几个法奸既往不咎了。
巴黎十六区是帝俄移民的主要居住区,而且是帝俄贵族的居住区,在一些因素,比如说权利依父这一点的帮助下,巴黎十六区的征兵点马上就设立了,青年师发布的征兵公报,也没有隐瞒要对俄裔征兵的努力。
“在德国境内的作战当中,法军可能会和苏军进行配合,俄裔军人可以帮助两军消除误解,进行更加有利的协同作战。”
这个解释是合情合理的,很快包括巴黎十六区在内的俄裔,就纷纷出现在了征兵点前面,截止到现在,也并不是所有俄裔都有法国国籍,但这一次征兵显然是一个转正的好机会,因此俄裔踊跃参军,很快就达到了青年师的标准。
从信仰上问题也不大,作为从叙利亚出来的部队,当地除了马龙派之外,第二大基督徒群体就是希腊正教,所以从宗教信仰上也不冲突。
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内,一群男女正在进行祷告,这座东正教教堂是法国俄裔的精神圣地,作为现代派教徒,科曼也不是不能做东正教教徒,见佛就拜又没有多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