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科曼必须出山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科曼必须出山 (第2/2页)晚唐到五代十国时期,就是东方大国最丧失人伦的时期,人性上的毁灭远远超过之前和之后的任何时期,哪怕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比不上,五代十国时期把人杀了当做军粮都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翻开五代十国的记载随便一看就有好几个政权干过。
甚至刚建国的北宋军队,出征时候都会杀平民改改口味,经过了很多年北宋军队才改了这个毛病。
五代十国这一次后,北宋这个王朝的社会变得保守很多,连带着文学风气也变了,科举也变得十分现实。
如果从文治上面这种变化还真不是坏事,北宋的文官明显档次很高,古代数学巅峰也出现在宋朝。
后果就是宋朝的武功实在拿不出手,这又成了后来朝代认为宋朝失败的地方。
科举在宋朝之后继续演变,到了洪武皇帝时候就出现了八股文。
八股文只是一种文章的格式,它本身没有错误,只是从四书五经出题导致选择面大大减少。
其他领域也不考试,自然也不会有人去学习,从此之后古代东方大国的数学就再也没出现过值得一提的成就。
越南的科举应该是停留在宋朝这个阶段,没有八股文的格式,出题也没有这么讲究。但八股文这种针对时政的议政文特点,越南科举也有。
议政文是八股文的核心,八股文只是书写文章的格式,喜欢键政的键道中人本身就喜欢议政,只不过讨厌八股文的格式,纯粹因为文笔不行写不出来。
吴庭艳要是真的经历过越南的科举,那么肯定就是一个长期处在键政环境当中的官员,后来也不会干出这么多友邦惊异的事情。
恰恰是吴庭艳学习的西方法学,导致他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讼棍,才会有那种民怨沸腾的下场。
就算如此科曼仍然希望吴庭艳能够不让自己出面,这种类似于日本派人勾搭溥仪的事情,科曼也不想沾染。
可科曼的祈愿没有成功,就在艾娃加德纳和港英政府签署土地买卖协议的第二天,劝说保大帝出山的吴庭艳出现了,告知了科曼保大帝不愿意出山。
“他喜欢做寓公?”科曼倒也没有因为吴庭艳没完成任务就说什么,无非就是因为保大帝认为法国对越南独立没有诚意,想要开价。
吴庭艳无能,科曼必须出山,“吴先生明天带我去浅水湾,见一见陛下,法国愿意和陛下沟通一下实际问题。”
法国驻港领事馆的黑色雪铁龙载着科曼和同车的吴庭艳准时出发,保大帝在渣甸山别墅的阳台上,总习惯用望远镜眺望启德机场的航班起降——那些银翼或许载着巴黎的密使,或是西贡的劝进者。
今天,保大帝清楚的看到了从道路驶来的雪铁龙,看着越来越近的法国雪铁龙,他知道自己又要接待一个真正的客人。
雪铁龙停在别墅门前,吴庭艳首先下车,科曼和两个领事馆官员紧随其后,吴庭艳指着别墅说道,“科曼庭长,就是这。”
“陛下的生活还是不令人担心的。”科曼看了一眼别墅的外表,笑着走了进去。
保大帝已经在等待,哪怕是看到科曼的面孔也不意外,保持着一个君主的风度,“我对越南的政局已经没有影响力了。”
“陛下真是太谦虚了。”科曼通过翻译明白了意思之后反驳道,“难道陛下想要说,某些越南政客愿意用三吨湄公河三角洲的肉桂,换取前君王一句对胡志明政府的谴责?”
开了一句没有营养的玩笑,科曼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直奔正题道,“比起越盟严密的组织,现在立志于从越盟手中解救这个国家的越南各界,缺乏一个实际意义上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除了陛下之外,没有任何人有这个能力。”
“法国根本对越南的独立缺乏诚意,这才是根本问题。”保大帝慢吞吞的回答道,“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回不回去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就是要行动,单纯想是没用的,陛下也应该用行动来表达对越南各界支持者的回应。”
科曼不以为然道,“如果不是法国现在压制着越盟,陛下回去也没用,所以这不是法国或者越南,你或我的问题。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来共同解决问题。再者说,法国并非不让越南独立,而是要保证柬埔寨和老挝的独立地位,可显然越盟不想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