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黑话
第五十三章 黑话 (第2/2页)“所以不答应他的话,甜水生意就别想做了,至少别想在太平镇做了。”
“生意肯定是要做下去的,我还有七成的债没呢。”老板娘道。若非想把生意做下去,她咬咬牙还能再还上两成。
可这么挣钱的生意上哪找去?
“而且只能在太平镇上做。咱们在镇上还能见到千户,要是搬到合江、蔺城,咱连官府的门都进不去。”大伯接茬道:“没有上头罩着,非得让地头蛇吃得连渣都不剩。”
大伯虽然是为了促成此事,但说的也不是假话,老板娘点头道:“正是此理。”
说着轻叹一声道:“我那先夫就是不信这个邪,才会遭了难。”
“啊?”苏家人吃了一惊,难道何家兄弟的沉船不是意外?
“我是捕风捉影瞎寻思的,不说这个了。”老板娘忙打住话头,扯回正题道:“我决定了,这买卖我要继续在太平镇开下去。”
“那就得答应他。”苏录分析道:“答应的话好坏参半,坏处当然是可能受制于人,还有可能卖油的娘子水梳头。”
“也不会比去年更坏了。”老板娘目光坚定道:“说好处吧。”
“好处呢,当然是可以借马千户的东风做大做强。我看镇上平时的客流量也不小,还有好些酒楼餐馆,这都是稳定的收入来源。打着马千户的旗号,不难把这一块吃下来。”
苏录顿一下,沉声道:“而且至少在太平镇,不会再有竞争对手了。
“那是肯定的,哪个不开眼的敢抢马千户的生意?”大伯嘿然一笑道:“孔夫子站在河边上,说了句什么来着?”
“逝者如斯夫。”苏录秒懂。
“对对,不怕死的尽管来。”大伯重重点头。
“别瞎说。”苏有才汗颜道。
老板娘也惊讶地檀口微张,不知道自己这个干儿是怎么考进书院的。
“总之。”苏录轻咳一声,同样扯回正题道:“关口是,得让他认识到干娘独一无二的能力,明白这买卖不是谁干都行。这样他才会不干涉经营,只坐等分红……对大家都是最好的结果。”
“嗯嗯,那该怎么让他知难而退呢?”老板娘所见略同,其实她正是担心会被鸠占鹊巢,才一直举棋不定的。
“有两套方案,一是‘郑伯克段’,这样最彻底,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且周期较长。”便听苏录成竹在胸道。
“那有没有快速的法子呢?”苏有才问道。
“有,就是把我们的生意,包装成他看不懂的样子。”苏录道:“让他相信术业有专攻,自然不敢胡乱插手。”
“可是我们的生意明明很简单啊,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众长辈一头雾水道:“马千户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被绕晕晕了呢?”
“精明只有助于判断,不能弥补无知。”苏录却信心十足道:“比如用他没听过的词,来包装我们的生意!”
“好像有点道理。”众人似懂非懂。“但是怎么包装呢?”
“那还不随便吗?比方这样说……”苏录略一组织语言,便侃侃而谈道:
“我们的基本盘是锚定太平镇风味液态消费赛道。以‘酸甜基料’加‘酒精发酵前段物质’加‘天然生命之源’的初代复合风味矩阵为核心,构建全场景用户触达网络,目标是完成区域生态壁垒的绝对卡位。”
“我们的愿景是在不远的将来,增长侧启动双引擎:一是迭代风味子矩阵,形成‘基础走量款’加‘高端溢价款’梯队;二是攻坚密封锁鲜技术,延长产品最佳赏味期,利用本地流量辐射优势,打通跨区域分销链路,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一屋子人眼睛都听直了。明明每个字都能听懂,放在一起却一句也不明白。
“娘亲,我一句也听不懂。”小田田缩到老板娘怀里,沮丧的要命。
“放心,娘也听不懂。”老板娘苦笑着搂住女儿道。
“老二,秋哥儿说的啥意思,咋比文言的劲儿还大?”大伯也目瞪口呆,两人都看向苏有才。
“别看我,我也没听懂。”苏有才吃惊道:“儿啊,咱们的生意有这么高深吗?”
“只是听起来高深莫测罢了,但意思其实很简单。”苏录笑道:
“我刚才说的是——我们眼下要做的生意,乃吃下太平镇的甜水市场。用橘子加甜醪加水调配而成的饮品,全方位占据百姓日常消费,和酒楼饭馆等餐饮经营场所,目标是形成绝对垄断,独吃独占。”
“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二,一是不断推出新口味饮品,形成高低搭配的产品系列;二是研究让饮料长期保鲜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利用本地的交通要津优势,把产品卖到外地,创造新的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