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洪武三百年祭(10)
第87章、洪武三百年祭(10) (第2/2页)这小魔帝还有更刺激的?
空气都安静了数息,福王才发出声音。
“陛下,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朱慈炅点点头。
“朕准备给朱允文重新上庙号谥号,恢复建文纪年,福王三子继承懿文太子一脉香火,封吴王。朕相信这能让太祖爷开心下。”
福王冷笑一声,眼神锐利。
“陛下是准备禅位给你由桦叔吗?孤不同意!”
一直比较沉默,看起来很胆小的桂王也开口了。
“陛下,宗人府密档,吴庶人有后。
他们已经安居江湖,陛下何必平添波折呢?陛下好意,恐成灾祸,于我等皇室也是大为不利,天下人心分裂,朝廷也必然动荡。
陛下早慧,但陛下还小,若陛下真欲行此善,将来以陛下次子继吴王位更妥。”
朱慈炅从来没有见过桂王长论,颇为意外,皇家还真是藏龙卧虎。
朱慈炅听懂了桂王的意思。你朱慈炅还没有长大,你这么小,万一哪天嘎了,你封个吴王,还是出自福藩的,那皇位归属怎么弄?
朱常灜没有说的是,不管你朱慈炅是真心也好,试探也罢,老三是绝对不会上当的,你敢硬来,说不定他敢把他儿子掐死。
朱慈炅沉默了。
他的想法是,削藩不管怎么说,都是有点残酷的,对宗亲很是无情。他只是单纯想弄点宗亲温情的大事出来,比如,与朱标系的全面和解,中和下后续影响。
在朱慈炅看来,这是代价极低的口惠,在他权力稳固的背景下,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利害。
但这个事确实够大,反而有点不好弄了,他忽略了自己的年龄。福王桂王仅仅是一个世子附祭东陵就双双来堵自己的门,朱慈炅的和解连招更是不可能。
两人都是朱慈炅亲封的辅政亲王,政治敏感性的确不差。朱慈炅想要的实惠成本不是他想象的极低,反而是极大,因为名之重,重于泰山。
在南北辅政亲王的眼里,没有什么现实主义,这不是什么短视,而是真正的长视。
这是一个极为重视名的时代,不是朱慈炅经历过的那个唯利是图的时代,南北辅政亲王的反对,更契合这个时代。
这的确是古今思维的碰撞,朱慈炅输了,但朱慈炅并没有什么沮丧气馁,他本来就不重视这件事,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亲王的更多可能。
朱慈炅沉吟片刻,走到福王身边,伸出小手拍打福王的大肚子。
“我听说,皇曾祖曾说过三叔祖最像他。前日与由梁叔说起此事,我们一致认为,五叔祖最像皇曾祖。
三叔祖,你把自己弄得这么胖又是何必呢?望之不似人君?
朕有时候都觉得可笑,大明可不是玄武门继承制。朕坐在这位置上很不舒服,所以很希望和亲戚们相处的时候可以舒服点。
朕的确对两位叔祖都有防备,但更多是制度性防备,你们身边的侍卫随从都是朕的人,朕不相信你们能翻出花来。
朕知道两位叔祖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把心思用来帮朕而不是防朕吧!贵州那边又吃败仗了,陕西的王嘉胤也现身了一次,大明撑不下去,你们也没得跑。”
福王对朱慈炅的亲近动作没啥感觉,脂肪太厚了。
他看了眼老七,有点不习惯朱慈炅的谈话方式,怎么从你胡搞乱来突然扯到本王身上,你不谈是默认自己错了吗?
朱常灜只开了一下口,就又恢复了沉默,他稍稍挪动了一下屁股,作为万历幼子,他已经习惯把自己隐藏在兄长们之后。
朱常洵本来很满意自己这身肥肉的,但朱慈炅这么一说,他也有些思念父皇了,他的确比父皇胖多了。
本王开始确实是想装吃货饭桶的,但后来吃上瘾了,一不小心没收住。
不过,他也希望拉近和朱慈炅的关系。
亲王归京后,权力有了但福利也少了很多,作为少年时就被迫卷入帝国权力场的亲王,朱常洵非常明白,与皇帝的远近亲疏绝对超越了什么督政院排名、皇资分红。
朱常洵只是看起来痴肥,作为万历帝亲自培养的接班人,他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不是瑞王桂王这几个亲王能比的。
几个叔祖中,只有他能在朱慈炅面前说话不亢不卑,在亲王和叔祖间自由切换。如果忽略那如山的肥肉,他绝对是朱慈炅见过的最有皇家气度的人,甚至超越朱慈炅的天启爸爸。
“炅儿,你说话可得讲良心,三叔祖怎么没有帮你了?你要搞这个皇资公司,三叔祖可是下了大力气的。你说要收地养民,三叔祖可没有二话。
不过,有件事,你这娃娃办得不地道,三叔祖有意见。你说要把我洛阳的王府收来将来办什么大学,南京新建的王府还要三叔祖出钱买?三叔祖已经没钱了,你就让我露宿街头吧。”
朱慈炅愣了下,爬在福王的肩头。
“三叔祖,按揭分期付款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