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洪武三百年祭(13)
第90章、洪武三百年祭(13) (第2/2页)今天是正祀,已经无需官员士兵维持纪律,他们除了孩童全部自动肃立,安静等待。
他们都是太祖苗裔,对太祖爷更有一种别样情感,无论贫穷富贵。逢年过节,那怕再穷,也是拿出最好的东西先请太祖爷吃一口,然后才动嘴的。
即便留在治疗大营的一百多人,恢复力气的人依然搀扶状态更差的人,遥望着孝陵宝顶的方向,默默祈祷。
求太祖爷大发慈悲,保佑子孙渡过此劫。
事大明太祖最诚的人其实都在外围,文武方门前集结的大明文官,勋贵武将,亲王郡王其实很多人的心思都不在祭祀上。
他们三五成群,小声低语,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事。
亲王郡王们换好了服装,衮冕九章,冕旒五彩,青衣纁裳,玉圭九寸二分,倒是严格按照太祖爷定下的规矩,没有遵从成祖和道爷的两次改制。
刘一燝和来宗道看着站到了队列中央诸王,心情复杂。
老刘小声的问老来。
“黄立极会支持此事吗?”
老来也一脸严肃。
“必然支持。说不定他已经知道了,他和皇上有特殊渠道联络的。”
老刘扫了眼后方一直脸上如挂冰霜的李标。
“没什么特殊,飞鸽传书,老夫也知道。朝臣反对声浪必然巨大啊,皇上此举是一举两用,对朝臣多有不信任。”
来阁老微闭双眼,叹了口气。
“皇上亲眼目睹钱龙锡弹章将先帝气吐血,小小年纪,你觉得他有没有阴影?都是党争闹的,皇上现在不处理,大了也必然报仇。
这种事,不是钱龙锡死了就一了百了的。我反倒觉得现在引入亲王废掉都察院,比将来皇帝大了,力量更强了再处理更好。”
刘一燝颇为意外的看了一眼来宗道。
“你也支持?”
“支持。”来宗道抬眼。“至少让皇上先出口气,比憋在心里好,有利于皇上的身心健康。”
刘一燝笑了。
“你是觉得督政院迟早也会变成都察院?”
来宗道默然。
“这是大势,皇上也改变不了。”
刘一燝摇摇头。
“不一样的,不一样了!这一代亲王或许划水,下一代却未必了。况且,千人千面,亲王和亲王也是不同的。你看看襄王和周王的排位?”
来宗道看了看排在第一的襄王和排在第三的周王,有些不解。
按照督政院设定,襄王是总召,朱由崧是监国兼副使,周王也是副使,信王瑞王都不在,他排第三不是合理合规吗?
这排位有什么问题?
此时,太监王之心引领着一群人也来到了文武方门外,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他们身上。
他们虽然衣裳皆新,但脸上都掩盖不住职业本色,一群老农,老工匠,甚至其中还有一个老牧民打扮的蒙古人。
更让人吃惊的是,王之心将这群人安置在中间,亲王队列的左手,自大明太祖改制起,左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