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玉玺龙印
第三十九章 玉玺龙印 (第1/2页)皇城的血腥味三日未散。
楚君立于金銮殿废墟之上,脚下的金砖被血渍浸透,凝成暗红的斑块。昨夜那场血洗宗庙的杀戮犹在眼前,赵德昌倒飞撞碎梁柱的裂痕里还嵌着碎骨,檐角垂下的琉璃串珠沾着未干的血珠,在晨光里折射出诡异的虹彩。
“将军,传国玉玺寻到了。”楚虎捧着一方锦盒跪地,甲胄上的血垢已凝成黑褐色,“在乾清宫龙椅暗格中,裹着先帝的龙袍碎片。”
锦盒打开的刹那,一股沉凝的龙气扑面而来。巴掌大的玉玺卧在红绸中,螭虎纽上的裂纹如蛛网蔓延,印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被血色浸染,倒像是用无数亡魂的血写成。楚君指尖抚过裂纹,忽觉无名指上的龙戒灼热发烫,那由龙魂淬炼的戒面竟泛起涟漪般的金光。
“这玉玺……”楚虎欲言又止,他分明记得昨夜清点皇室遗物时,这玉玺还黯淡无光。
楚君未答,掌心托起玉玺的瞬间,龙戒突然爆发出刺目强光。黑龙虚影自戒中腾跃而出,在金銮殿上空盘旋三匝,发出震得梁柱簌簌掉灰的龙吟。那虚影俯冲而下,竟一口将玉玺吞入腹中,随即化作一道金流钻回戒面——原本光滑的墨玉戒面中央,正嵌着那块缩小了数倍的玉玺,裂纹被金光填满,宛如天生一体。
“天地玄黄,皇权归位。”楚君握紧拳头,戒面与掌心相贴处传来心跳般的搏动,他忽然明白噬魂渊底那道龙魂的用意——不是让他复仇,而是要他重铸这破碎的天命。
偏殿传来孩童的啼哭声,打断了他的沉思。楚虎面露忧色:“将军,昨夜安置的妇孺吵着要见亲人,还有……吏部尚书周显带着百余名文官在午门跪了两个时辰,说要请您登基。”
“登基?”楚君冷笑一声,转身走向殿外。晨光穿过残破的窗棂,在他身后拉出狭长的影子,龙戒上的玉玺折射出的光斑在断壁上移动,恍如一条游动的金龙。
午门广场上,文武百官按品级跪成两列。旧臣们的朝服沾着尘土,新降的武将甲胄未卸,人人颈后都沁着冷汗。他们看着楚君踏着晨光走来,龙戒在阳光下流转着金红二色,昨夜血洗宗庙的杀气仍萦绕在他眉梢,让最圆滑的老臣也不敢抬头。
“周尚书。”楚君停在为首的白发老者面前,“你可知赵乾渊为何亡?”
周显叩首触地,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回……回将军,是……是失德于天,失信于民。”
“那你觉得,我该如何做?”
周显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将军平定叛乱,诛杀暴君,当承天命,登基为帝!改元立新,安抚万民!”
“万民?”楚君环视广场,忽然提高了声音,“昨夜从宗庙偏殿逃出的三岁孩童,此刻正在西市饿肚子。城东贫民窟的百姓,已经三天没见过一粒米。你们不去赈济灾民,却在这里劝我登基?”
百官面面相觑,冷汗浸透了朝服。楚虎适时上前:“启禀将军,昨夜已开仓放粮,楚军正在挨户分发,但……官仓存粮不足,仅够支撑五日。”
楚君的目光落在周显身上:“周尚书掌管户部二十载,可知为何会粮绝?”
周显脸色煞白,磕头如捣蒜:“臣……臣罪该万死!先帝大兴土木,修建九龙殿,又……又年年向万兽山进贡,致使国库空虚……”
“不止如此。”楚君弯腰拾起一块龙椅碎片,“你们中有人将漕粮倒卖牟利,有人在赈灾款中雁过拔毛,更有人为求自保,将亲女送入东宫为质。”他的目光扫过群臣,“这些事,要我一桩桩点出来吗?”
广场上鸦雀无声,唯有风卷着血腥味掠过。有个年轻翰林吓得瘫软在地,尿水浸湿了朝服下摆。
楚君忽然转身,龙戒直指皇城正南:“传我命令,凡赵氏旧臣,贪赃满百两以上者,与赵氏同罪。清廉者留用,三日之内拟出赈灾策,逾期者,提头来见。”
他顿了顿,龙戒上的玉玺突然射出一道金光,落在广场中央的旗杆上。那杆断裂的龙旗无风自燃,灰烬散去时,一面崭新的黑龙旗冉冉升起,玄色旗面上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破壁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