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元神显兆
第4章 元神显兆 (第1/2页)皇城上是彩扎的鳌山灯架,九条金龙衔着琉璃灯盘,从鳌山之顶垂下。
大宋官家带着皇后妃嫔与诸相公站在皇城上,指指点点,不知道说着什么。
汴河两岸,画舫挂起莲花灯,虹桥上下摩肩接踵,一群官家小姐少爷们在仆人的围簇下,马灯嬉笑。
做些小吃生意的百姓,将扁担挑得高高的,在人群中穿梭吆喝。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真是好个东京梦华。”
东京城的繁华自是不如后世的BJ上海,甚至普通一线城市。
但两者的繁华却是截然不同。
“你倒是有才。”祖师笑了笑道:
“这般繁华景象,老道活了这么多年,也是难得见过几回,记得上次,还是天宝年间,当时大唐国力强盛,李隆基为讨杨玉环欢心,举办大宴,万邦来朝,其中繁华虽有不同,却也不差如今。”
“只是,可惜...可惜...”
说着,祖师也忍不住吟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老道没有你的才华,只能借用当时青莲居士为杨玉环所做清平调,来稍稍形容当时。”
“弟子其实不善这些个诗词儿,也是借他人之才。”许崇挠头嬉笑,没有去认这才名。
“你倒是老实起来了,难得——难得。”祖师正在说着,突然邻街御道上,数匹军马骑士奔驰而来,打断了祖师。
“西北急报,西北急报,逆贼李元昊于灵州称帝.......”
祖师眉头微皱,竟是屈指演算起来。
许崇知道历史,是以听到李元昊称帝,并不惊奇。
但见祖师竟此眉头紧皱,且不惜道行使用推演数术,这才有些回过味来。
祖师兴起,要带二人来看这上元灯会,恐怕就是祖师道行高深,是以有元神显兆,突然心血来潮。
这李元昊称帝的背后,还牵扯到了祖师?
许崇连忙示意脱脱与自己守护祖师左右,省得有人冲撞,打扰了祖师推算,白损道行。
西北党项,自李元昊祖父李继迁开始,便有叛乱,但也最多就是如唐末藩镇一般,听调不听宣,明面上还是大宋的定难军节度使。
而有辽国这位强邻在,大宋君臣虽然深恨,但也没有撕破脸,只是暗暗加强了折、杨两家的力量,以此对其形成牵制。
这些年来,双方倒也算是相安无事,直到去年,李元昊之父,突然与辽国媾和,接受了辽国的官职,这让大宋朝廷颜面无光。
就此,双方在西北战了几场。
大宋虽然比党项强了十倍不止,但唐末藩镇割据实在过于恶心,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武将便被牵上了绳索。
兵权尽收中央,尽归天子。
在赵匡胤死后,这种情况越演越烈,特别是继位的赵光义,北伐大败,深惧下面有人再学他赵家。
便制定了一系列以文制武的政策。
导致有宋一朝对外战争,基本难有什么大胜,而败,往往便是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