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话里有话,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第144章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话里有话,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第2/2页)如果把江山传给儿子,那麻烦来了。
儿子长大继位,总归是爹的种。
最后必然会重新供奉父亲的神主牌,把母亲的牌位摆在配殿一角。
到时候,原本高高在上的“女皇帝”,瞬间被打回“先皇妃”的地位。
而且儿子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得割掉外戚那帮人——也就是女皇那边的娘家。
若是传给侄子,那更乱!
你试想,哪个侄儿会在家庙里给姑姑烧头炖肉?
当年武则天也曾有意立武三思为储君,想让“武家江山”延续下去。
狄仁杰直接一盆冷水泼上来:
“天下之大,可没听说过有侄子供奉姑母为太祖的!”
这一句话,武则天当场醒悟,果断放弃。
而这也就是为何,自古至今,极少有文臣武将愿意跟着女子一起起事。
要是追随丈夫造反,丈夫死了,还有儿子继承,大家还能继续干,封官加爵不成问题。
可若是追着母亲闹革命呢?
等母亲死了,孩子登基,那不是还得认父系血统?
新皇帝一登基,立马打断跟娘家那边的联系,这些人就成了不稳定因素。
新皇为了立威,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整顿外戚、清洗旧人。
那时候,前朝拥立之功全都不作数,直接算总账,谁也跑不了。
士大夫、将军、谋臣们可都不傻。
拿命去冒险,换来的却是“扶他人之子上位”——那图个啥?
等于白给别人打江山,还得担心哪天被卸磨杀驴。
这种买卖,谁都不愿意做!
所以别看历史那么长,真正愿意追随女子起兵造反、夺取帝位的,几乎一个手能数得过来。
这不是因为女皇不行,而是这个制度本身对她们从根上就设了局。
所以朱标那番话,还真是一语中的。
自古至今,真正登上帝位的女子,也就只有武则天一个。
此后再无继者。
并非无人敢试,而是没人敢跟着她们继续冒险了。
武则天之后,无论哪位皇后或太后,只要露出想要掌权的苗头——
整个朝堂都会警觉起来,生怕再来一次“女主篡权”的旧事重演。
后世虽有刘娥、慈禧这样权倾天下的女人,但她们终究没有敢踏出最后一步。
“看来还是唐朝太过宽容了。”
老朱笑着摇头感慨。
“若这事发生在我大明?”
“哼,哪有可能!”
若真有哪个女子胆敢在洪武朝自立为帝,他朱元璋必定手起刀落,绝不留情。
哪怕文臣武将一时糊涂答应了,地方上的藩王也断然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举兵清君侧!
朱标也笑着接话,一边说还一边瞄了朱棣一眼。
“大明若真出了个女皇,靖难之师恐怕立刻就会出动。”
朱棣被看得有点心虚,硬着头皮和兄长对视——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话里有话,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
永乐时期!
朱棣双手拢入腰间,语气中带着点思索:“武则天,身为女子却登上帝位,虽说惊世骇俗,但也算有几分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