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彼岸的窥探
第111章 彼岸的窥探 (第1/2页)那封承载着一个家庭温度的邮件像一艘挂着星光与太阳旗帜的小船,在无形的网络海洋里航行了两天,终于抵达了彼岸的港口。
海角村的清晨,依旧被海浪最轻柔的呼吸声唤醒。工地上那两根新浇筑的承重柱,在海风与阳光的养护下,日渐坚实,像两位沉默的巨人,守护着一个即将诞生的梦想。日子,在水泥的气息和阿汐食堂里飘出的饭菜香气中,被拉得踏实而绵长。
这天午后,林星正陪着景曦在地毯上用积木搭着一座歪歪扭扭的灯塔,阿汐则抱着那本厚厚的素描本,坐在她的小画桌前,继续为小海螺的旅程描绘色彩。她的笔触依旧笨拙,但下笔时却多了一份笃定与从容。她不再害怕画不好,因为她知道,她不是在绘画,她只是在记录。记录这个家里,每一个温暖的瞬间。
就在这时,电脑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阿汐的心,像被那声提示音轻轻拨动了一下。她放下手里的彩铅,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地看向林星。林星对她安抚地笑了笑,走过去点开了邮件。
发件人是苏晴。邮件的标题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收到】。
正文,却远比这两个字要滚烫。
【林星先生,阿汐女士:
见信如晤。
我是在一个加班的深夜里,点开你们的邮件的。窗外是申城永不熄灭的霓虹,办公室里是冰冷的咖啡和堆积如山稿件的油墨味。而当我看到附件里那一张张画时,我感觉整个喧嚣的城市都安静了下来。
我看到了那只蜷缩在孤单蓝色里的小海螺,也看到了那束来自一个孩子无意间点亮的暖黄色太阳。我看到了那只口是心非、挥舞着大钳子却把一只钳子悄悄藏在身后的别扭老螃蟹。我甚至能从那半睁半闭的眼睛里,看到它不屑背后的一丝孤独。
阿汐女士,请允许我收回我之前关于“专业”的所有愚蠢提问。您的画,是这个故事最完美的皮肤与血肉。它不专业,但它有体温;它不精致,但它有灵魂。
林星先生,您为这个故事写下了骨架,而您的妻子,则为它注入了心跳。
我无法用任何商业的词汇来评价这份作品。我只想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愿意将这样一个充满了爱的“家”,分享给我们。
请继续你们的旅程,我们愿意成为最耐心、也最虔诚的等候者。
祝好,并拥抱每一个闪着光亮的日常。
四叶草童书社,苏晴。】
林星安静地读完,然后将电脑屏幕转向了阿汐。
阿汐看着那一行行充满了真诚与感动的文字,看着苏晴主编说的“它不专业,但它有体温”,眼眶又一次不可抑制地红了。她放下手里的画笔,将脸深深地埋进手掌里,肩膀微微耸动,发出压抑的喜悦的呜咽。
那不是委屈的泪,也不是激动的泪,而是一种被全然理解、被深深珍视后,如释重负的巨大幸福。
林星走过去从背后轻轻地将她拥入怀中。他没有说话,只是将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和她一起,享受着这份来自遥远都市的最温暖的回响。
然而,他们都未曾察觉,当这束温暖的光抵达海角村时,一道来自更遥远、更阴暗彼岸的窥探目光,也已悄然投射到了这片宁静的港湾。
下午,林星推着婴儿车,带景曦去海边散步。冬日的沙滩上游人稀少,只有几只白色的海鸥,在浪花退去的湿润沙地上,悠闲地踱步。海风清冽,阳光温暖,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开阔。
就在他们走到靠近旧码头的一片礁石区时,林星的脚步,不经意地顿了一下。
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一个陌生的身影上。
那是一个穿着剪裁得体的深灰色羊绒大衣的男人,脚上是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他独自一人站在那里,身形挺拔,气质与海角村这片质朴的土地格格不入。他没有像游客那样拍照或赶海,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海面,精准地投向了正在施工的旧水产站的方向。
那目光里,没有欣赏,没有好奇,只有一种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审视与评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