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6章 年号“天启”

第6章 年号“天启”

第6章 年号“天启” (第1/2页)

考虑到短短一月之间,大明朝接连痛失两帝,先是神宗驾崩于乾清宫,继而泰昌帝亦撒手人寰。
  
  朝局震荡,人心惶惶,辽东前线更是烽火连连,边报日急。文武百官心知再无时间拖延,必须立新君以定国本、安民心。
  
  于是,礼部尚书与内阁诸位阁老当夜联袂上表,恳请皇长子朱由校简化登基流程,于今日登基,以稳天下。
  
  朱由校并未推辞,他也知道此时大明已经是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却在登基地点上,断然否决了阁臣们的提议。
  
  商量过程中,大理寺少卿张衡拟议登基于文华殿,理由冠冕堂皇,“素为太子讲学之所,象征德政与儒风”,然朱由校一眼便看穿其中险恶用心。
  
  文华殿,自永乐以来便为东宫之地,虽地处中轴,却象征教化与服从,非至尊之所。
  
  若新皇在那里登基,于外示软弱,于内失威望。此举等同暗喻皇帝为“受教之君”,非“制命之君”,其心不可谓不歹毒!
  
  朱由校勃然震怒,当殿厉声道:“朕乃祖宗嫡裔,承太祖正统,岂能屈身东宫讲堂,任人观笑?!”
  
  这种明显欺负自己年幼,竟然想着借太子旧居削弱皇权的人,他也展示出了一个皇帝该有的强硬,当即下令吴苍将首倡此议的大理寺少卿张衡当场拿下。
  
  若非国葬期间,天家礼数有所收敛,这等包藏祸心之徒,定是一顿廷杖,打至棺中!
  
  诸臣震动,发现皇长子虽然年幼,但好像没有传闻中那么懦弱,于是不敢再有异言。
  
  于是,登基大典,改设乾清宫。
  
  那是太祖所定至尊之所,是皇帝居住、临朝、传位、发诏的所在——象征天命与威权,正合朱由校心意。
  
  为此,原本停留在这里的泰昌帝灵柩,已经连夜被人移至仁智殿(明代停灵暂厝之所)。
  
  登基之日,天未亮,乾清门外已列满仪仗。金吾卫甲胄森严,文武百官自天光微明时起便跪列丹墀,静候新帝出宫。
  
  这是大明朝最沉重的一天,也是新生的一天。
  
  “吱呀”
  
  乾清宫门缓缓开启,一队内侍捧香炉、执幡盖,开道而出。香烟袅袅,如云笼宫殿。
  
  朱由校未着龙袍,而是一袭素色绢衣,神色肃穆,自殿中步出。他的脚步不快,稳重而有力,每踏一步,便有太监跪地高呼:
  
  “皇长子殿下——诣太庙祭告!”
  
  声传殿廊,响彻宫阙。
  
  殿内,香火氤氲。历代祖宗神主列于两侧,肃穆威严。
  
  朱由校持香三炷,虔心焚化,礼部尚书孙如游高声唱礼:“伏!兴!再伏!再兴!”
  
  朱由校双膝跪地,额首触地。
  
  胸腔里翻涌的不知是成为皇帝的亢奋还是身上责任带来的惶恐,但作为后世研读过中华百年兴衰历史的他,比谁都清楚——大明不能倒,华夏的火种必须永续燃烧,绝对不能被野猪皮窃取!
  
  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值得拥有太平盛世,而非血泪交织的劫难。
  
  “父皇在天有灵!皇儿由校,今承天序而继大统,践祚登基
  
  少年的嗓音穿透殿宇,字字如铁:
  
  “立誓,吾愿以吾血荐轩辕,固金瓯之永固,护黎元之乐业。必使大明威德如日月所照,蛮夷戎狄莫敢不臣;当令旌旗指处,四海风从,万邦叩阙,四海晏然,万姓归心!九泉之下,伏惟昭鉴!”
  
  “此誓既出,当与日月同昭,天地共证!”
  
  此言一出,丹墀下泛起一片衣袍摩擦的窸窣。
  
  内殿诸臣垂首如林,却各怀心思。不少人眼中闪过期冀的微光,他们也想遇到一位能唯才是用的明君;但更多的人则是一脸漠然,心中暗忖这不过是新帝登基的例行誓言,甚至在低眉顺目间,已在盘算如何借新朝更迭之机,继续趴在大明身上吸血。
  
  这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众人耳中激起的回响也各不相同。
  
  哭灵之后,仪式还没有结束。
  
  申时初刻,钟鸣鼓响。
  
  太庙祭告之后,朱由校回至乾清宫,由司礼监执仪太监、尚衣局掌印太监亲自为其更衣。
  
  内侍以锦布托盘,呈上十二章衮冕。龙、山、火、宗彝、藻、粉米、黼、黻、日、月、星辰、宗祖之章,绣于天青色龙袍之上。
  
  金丝羽冕垂旒,玉带束身,玉圭佩手。
  
  朱由校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虽然看起来仍显稚嫩,但是一身衮衣在身,看似贵不可言。
  
  身后,魏忠贤小心翼翼走上前,脸上堆满笑意:
  
  “殿下穿上这套冕服,真是龙章凤姿、威仪天授,内臣都要看呆了。只怕天下万民见了,得五体投地,跪服山呼才是……”
  
  朱由校闻言未答,只微微抬手,抚了抚肩上坠地的冕旒,语气平静:
  
  “这衣服……确实不轻啊。”
  
  魏忠贤一怔,正要接话,却听朱由校缓缓补了一句:
  
  “重的不是玉带,不是冕旒……而是肩上这万里江山,千百万黎庶啊。”
  
  这话说得不急不缓,却如同巨石投湖,在空旷肃穆的乾清宫中泛起沉沉回响。
  
  魏忠贤脸上笑意一滞,低头跪伏,不敢再多言,本来想拍个马屁。让殿下开心开心,这也是后宫太监们惯有的技能。
  
  只是没想到这位年仅十五岁的陛下,竟比他想象的都要沉得住气、稳得住势。
  
  朱由校回过身来,缓步走向御阶前,声音低却坚定:
  
  “从今往后,天下之事,皆系于朕一身。魏大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