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畸形的大明
第24章 畸形的大明 (第2/2页)殿内再次陷入沉默,唯有风声依旧,似在提醒众人——今日之后,朝堂之风,当变矣!
回到东暖阁,朱由校一脸的平静,仿佛刚才怒斥朝臣的不是他一样,如果细细看还带着一丝笑容。
刘若愚本来还想着劝陛下息怒,可是抬头看见皇爷的表情,不由的心里咂舌,皇爷这哪像个15岁的少年,简直像个老谋深算的狐狸。
他不由的把当今少年和前面的几个皇帝比较了一番,突然感觉先帝甚至神宗皇帝不如今上多矣!
朱由校生气吗?他当然生气,要知道此时的辽东一边面临着努尔哈赤的重兵威胁,熊廷弼拼尽全力也才只是堪堪维系住局面,一边还得顶着这帮吃饱了撑的家伙弹劾,弹劾也就罢了,现在竟然连送往辽东的军饷都敢贪。
“两百万两!那可是大明一年税银子的三分之一,如此重要的银子,结果在这帮文臣手里转了一圈,送到辽东就只剩下五十万两”
“到时候,辽东的官员就不会动心?那些总兵、千总、把总,看着这五十万两银子,就不眼红?”
“最后能到士卒手里的,怕是连一文钱都剩不下!“
他在后世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什么“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他一直不理解。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军队的无敌会和基本的饷银挂上钩?而其他朝代的军队不会有这样的说法?汉唐铁骑、两宋甲士,又有那个是被饷银所困。直到今天,看到那帮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看完这个畸形的大明朝堂,他好像隐约明白了一点。
这些个满口“忠君爱国“的文臣,日日山珍海味,却敢对前线将士冷嘲热讽:“士卒当以战死为荣,何须丰厚粮饷?“
那些个手握重兵的总兵、千总,一边喊着“为了大明!“,一边就敢把银子塞进自己的腰包。
而到了最后,最惨的只有那些普通士卒—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铠甲,吃着掺沙的口粮,饿着肚子,拿着微薄的军饷,却要在战场上以命相搏,去保卫这个并不属于他们的大明!
想到这里,朱由校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巨石,让他喘不上气。他捏紧了拳头,想起了后世考公学到的一句话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大明的必须改变,不能让那些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还饿着肚子上战场,不能让他们的妻儿老小在寒夜里啼哭。愿意为大明做付出的人,那他们的背后站的是大明,是我手中的无数甲士重骑,是我—大明天子朱由校!”
狠狠的吐出一口浊气,朱由校压下心中的激荡,轻声吩咐。
“去,将首辅和三位尚书给朕请过来”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