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93章 运转的帝国机器

第93章 运转的帝国机器

第93章 运转的帝国机器 (第2/2页)

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便是他埋下的后手,来自龙骧军体系的绝对执行力。
  
  朝廷那套运输,权作考校改革成效。若成,可壮熊廷弼军威;若缓,有黄梓伦之粮兜底。
  
  横竖辽东后续经略与开发,耗费海量,运去多少都填得下。
  
  如此看来,至少大明还有救,还能救!
  
  朱由校心情顿时大好,既然朝臣如此努力,他也不能闲着,正好借着辽东急报这件事吸引住朝堂的火力,正是他整顿京营和亲军之时。
  
  自上次检阅南海子龙骧军归来,朱由校便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兵部故牍与内库尘封旧档,试图厘清大明中枢武力,尤其是所谓“天子亲军”的真实面目。
  
  一番梳理,简直令他触目惊心。
  
  大明军制,尤以京营与亲军为重。太祖高皇帝立国,设五军都督府统领天下卫所。京师设“三大营”:五军营、神枢营(嘉靖皇帝改的,不是我)、神机营,戍守帝畿。
  
  此外还设有天子亲军,非诏不得调动。
  
  明朝亲军的发展历程较为复杂。其发端于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时,当时设侍卫上直亲军拱卫司,隶属于都督府。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设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司统领侍卫亲军。
  
  洪武十五年(1382年),罢废亲军都尉府和仪銮司,设置锦衣卫,并正式设置护卫亲军十二卫,包括锦衣卫、旗手卫等,这些亲军负责护驾左右、护卫宫禁。
  
  永乐朝时,朱棣将“北平三护卫”升为亲军,改为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又将“北平都司七卫”升为亲军,亲军得到扩充。
  
  宣德八年(1433年),将神武前卫及亲军各卫养马军士整编为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至此亲军合计为二十六卫。
  
  然而,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亲军二十六卫的大半精锐部队随明英宗出征,几乎全军覆灭。
  
  此后,除锦衣卫与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外,亲军二十六卫的其余各卫逐渐混同于京营普通部队,由兵部管理,不再是皇帝亲自指挥的禁卫军。
  
  如今,名义上仍有“二十六卫亲军”编制,实则皇帝真正能直接调动、稍具规模的,仅余腾骧四卫及部分由内官操练的“内操军”。
  
  前者尚能充仪仗、弹压街市;后者被士林鄙为“阉兵”,战力存疑。至于缺额严重、形同虚设的其他“亲军卫”,已沦为文臣武将安置亲信、吃空饷的渊薮。
  
  那永乐年间二十二亲军卫拱卫京畿之盛况,宣德所设腾骧四卫专选精锐之旨意,在他心中激起了狂澜!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由的怦然心动:他要以“重建亲军二十六卫”之名,以龙骧军体系为脊骨,以陈策、戚金等沙场悍将练新卒,以腾骧四卫及内操军之可用兵员为补充,打碎旧制,重新熔铸一支真正直属于天子、兵精械锐的新亲军!
  
  “刘大伴!”朱由校的声音陡然变得斩钉截铁。
  
  “奴婢在!”
  
  “陈策、戚金、沈有容、曹文诏等诸将,可已抵京?”
  
  “回皇爷,诸将前日已奉诏抵京,现于驿馆候召!”
  
  “宣!即刻入宫觐见!”朱由校霍然起身,眼中光芒锐利如剑。稍作停顿,补充道:
  
  “一并传旨:宣龙骧军副总兵王英卓、皇城禁卫军千户王忠义、孙铁、周明远速至乾清宫!”
  
  这三人皆是皇城禁卫军的基层悍将、潜力新锐,这段时间整顿宫内有功,正好拿来整顿亲军。
  
  看着刘若愚匆匆领命而去的背影,朱由校缓缓踱至巨大的《大明舆地总图》前,心潮澎湃。
  
  成国公的案子,如同快刀斩断了勋贵伸向京营的触须;辽东骤起的烽烟,如同巨幕遮蔽了文官投来的猜疑目光。
  
  他征召的将领既有陈策、戚金等沙场老将,也有沈有容这种精通海疆防御的能臣,更有王英卓、王忠义等系统征召的精锐骨干,此刻皆齐聚于紫禁城下!
  
  这就是他苦心孤诣等来的、不容错过的天赐之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